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2022-11-16 15:56:40)
标签:

原创摄影

福州西湖

旅游休闲

老猫侠

分类: 随拍集(原创)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老猫侠

原作于2009-12-21发于浪/博,因被消失,现重新整理发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位于福州西湖畔的这个小亭子,是老年人活动喜欢的地方。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2009年,这位老人73岁,天天坐在这里。吸引我为他拍照的,是他手中造型奇特的竹烟斗。他看到我手中的相机,让我为他拍照。我给他拍了好几张相片,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洗一张送给他,我答应了。我去照相馆洗了3张相片,还过了塑,让相片能更好地保存。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这两天降温天气冷了,外面风很大。今天早上,我特地去西湖边为老人送相片,老远就看见老人坐在那里,抽着竹烟斗我将相片送给老人,老人非常高兴,要我再拍一张他看相片的图片。看看相片中的老人,眼神很好,不要戴老花镜,那么聚精会神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老人从里掏出一本揉皱的本子,翻开给我看,里面是他自己写的评话段子。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可惜我无法用福州话将这些句子读出来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告诉我,他以前是一位公交车售票员,文革前曾经是公交系统8大标兵之一。爱好唱曲讲评话,在一些戏剧团兼职做道具,这些烟斗都被作为道具使用过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高兴了,放开嗓门为我讲了一段关于梅兰芳的评话。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我要走,老人很舍不得,非要送我个他自己制作的竹烟斗。一再叮嘱我说,有关福州民风民俗方面的问题有不懂的,可以来这里询问他

    老人夸赞我,有耐心在这里听一位老人絮絮叨叨的闲言碎语,他说现在的老人不是生活过不去,而是害怕精方面的孤独。所以他天坐在这里,因为这里人来人往很热闹


下面图片是2010723日拍摄的,老人们在这里快乐唱曲。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老人告诉我,他以后不能再到这里来了,因为他的孩子让他搬家,和孩子们一起住。孩子的家离这里很远,没有办法过来。后来我路过这里果然都没有看到他了。


    福州博友林发荣,网名中国树,多年前也拍摄过这位抽竹烟斗的老人,并且写下佳作一篇。现在他开了微信公众号,重新整理发表佳作,转载如下,请朋友们共赏!

【散文】拿烟斗的老人/忆梦流年

原创 林发荣 树下品茗ok 2022-11-12 09:37 发表于福建

 

文图/林发荣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夕阳西下,湖面上镀了一层金。湖畔新亭俨然,难得静谧。悠闲中,我拍摄到这样一张相片:一位老人,面庞清瘦,头发膨松,短裤凉鞋,方格T恤敞着。手握一只奇特的烟斗,端坐在亭子里。很随意地从随身携带的小口袋中掏出烟丝,用打火机点上,缓缓地抽着,在淡淡的烟雾中享受着黄昏。

    老人所用的烟斗格外引人注目,似乎是一个罗汉竹的根部,分叉成犄角,根据天然的形状打磨而成。没有翡翠的烟嘴,没有白玉的装饰,显得自然典雅。老人那朴素的装束,淡定的神态,专注的眼眸,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想起林语堂说的:“口含烟斗者是最合我意的人,这种人都较为和蔼,较为坦白,又大都善于谈天。我总觉得我和这般人必能彼此结交相亲”。我掏出手机,趋前一步,征求说:“老人家,您的烟斗很有特色,拍一张相片不在意吧?”老人并不答话,微颔而已,仍然陶醉在烟雾中。

    我几度欲言,又几度不忍。我不想用平庸的对白,干扰黄昏的美丽和诗意;用吵杂的话语,破坏黄昏的宁静和温馨。更不想用世俗的问题,干扰老人宁静的心绪。我们的世界,红尘万丈,嘈杂拥挤,世道浮华,人心浮躁,人们内心充满茫然和空洞,难得能有机会让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年轻时,很多人情怀浪漫,那时无论如何要跳出窒闷的家庭;那时无论如何要舍弃狭窄的家乡。远方在招手,从此踏上的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被刺得鲜血淋漓,却只能前行,不能驻足。人生是一个单程,是无法回走的。我们总在跋涉,寻找着自己的幸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我们不再年轻,盘点往事,回眸来路时,我们还在踌躇,我们还在疑惑:什么是幸福?我们寻到幸福了吗?

    这一生,或许我们并没有暴富,与锦衣玉食,宝马香车相去甚远。《红楼梦》中金陵四大家族,可以直白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白居易可以委婉描写“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我们大多数人只是粗衣淡饭,安步当车。为“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壁有声”、“家贫留客干妻恼,身病闲游惹母愁”这样的写实诗句而感动。

    这一生,或许我们并没有揽权,没有“出则舆马,入则高坐,堂上一呼,阶下百诺”的作派。也不可能像有一首诗所说的:“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这样清高,这样洒脱。我们大多数人还会被亲情所感动,为生活而奔波,为缺钱而烦恼,为难过而伤心。

    但我们也可能可以自豪,经历了磨难与风雨,终于老去。这时人们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是美好的景致。星空璀璨,夜深梦醒时分,用回忆凝视过去,我们的足迹或清晰或模糊、或灿烂或晦暗、或圆满或曲折,但我们问心无愧,无愧上帝和自然给我们最高的礼物---生命。白雪纷飞,我们或能如诗人叶芝所描述那样,在温暖的火炉边,为共甘苦的爱人轻轻的诵读一首悠远的诗: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这样的晚景不就是幸福吗?当然幸福涵盖很广,感受很多。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想起了的坐禅入定的禅师常念的一句话:如何是多福,一丛竹。禅是智慧的结晶。竹报平安,平安是福;竹丛生而不相妨,和谐是福。福在世俗,更被解读为多财多福,可钱多常成为祸根;世俗又以为权大是福,其实权重的人自己忧得深,被人怨得深。历史十分无情“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富贵皆如过眼烟云,未必是福。境由心生,痛苦、忧伤、烦恼出自内心,幸福是感觉、快乐在心中。

    或许我们的未来正如眼前的老人,在夕阳余晖下,在平静的湖畔,享受黄昏,享受生活。用自制的烟斗,抽一支烟;和相知的朋友,聊一会儿天;拉着二胡,唱一曲歌;迎着晚风,吟一首诗;眺望远山,欣赏落日……


【原创】福州西湖——抽竹烟斗的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