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发表于2010-12-04
11:13:00,因为被消失,现重新找到发出。

历史悠久的乌山,山上怪石嶙峋,步步有景,一年四季树木郁郁葱葱。东壁亭与鸦浴池,位于石天景区入口处与天秀岩之间。
历代文人墨客对鸦浴池奇观吟咏不绝,为后人留下许多精彩篇章。
石天景区主要景点有:石天、双峰梦、向阳峰、东壁亭、鸦浴池、独木成林、天秀岩、海阔天空、望耕台、清尘岩等,俱是乌山三十六奇景之中的美景。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女娲补天余,坠此百炼石。
摩挲苍藓痕,上有鸦浴迹。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
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
向来舞雩春,胜践同今昔。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
——宋
李弥逊《饮鸦浴池》
《乌石山志》载:“鸦浴池,乌石山三十六奇之一。古记云:雷震石坛,成穴丈余,不知泉脉所出。夕阳萧疏,群鸦乱浴于此。坛上破裂如阔斧,深尺余。苍在乌石,往往将积水酌干,次早渐涌,一二日即半注矣;遇雨则盈而难涸,乃山气上泄,雾露下注所致。旁楷书镌鸦浴池三字。”
由上面的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到,鸦浴池是一个被雷火击成的小石池。池内不断有泉水涌出,每到黄昏即有群鸦来浴,故得此名。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中引王廷对诗“一派浴鸦泉似镜,半空度鹊石为桥”,说明这里直到清代时鸦浴池的泉水仍然是清澈如镜,宜于烹茶。有清代孟超然的诗为证:“百丈崖前片石悬,浴鸦池上水溅溅。不须陆羽茶经记,也算人间第一泉”。
传说中昔日鸦浴池畔曾筑有品茗亭,文人墨客常云集于池畔,品茗赋诗。

鸦浴池刻石及百岁古梅

柳枝依依,古树荫荫,这里空气清新,非常宁静。

《乌石山志》载:东壁亭,在天秀岩侧。元至正二十四年,行省平章燕赤不华建,久废。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东壁亭是在旧址上新建的,位于鸦浴池中心,由石廊桥贯通其间。亭子占地约16平方米,高6米,四柱单檐翘角。亭额:东壁亭。右柱联:东壁图书府。左柱联:西园翰墨林。

天池霹雳斧斤余,天风万劫吹不枯。
白云石面化青雨,落日海眼翻赤乌。
银河灵鹊夜度影,月窟老兔时濡须。
太平海上锦袍客,跨鹤来看浴凤雏。
——元
萨都剌《鸦浴池》
在古代诗人的想像中,银河灵鹊、月中玉兔、海上神仙都要争相来看鸦浴奇观。


这里环境幽美,生长着很多数百年树龄的老樟树。

好春无胜游,烟景难再续。眷我同心人,游衍绍芳躅。
南寻乌石奇,萝径穷委曲。攀跻初阳峰,悠然豁遐瞩。
千山收雨云,四泽涨春渌。天地净空明,乌兔互出没。
落花轻且闲,点点浮红玉。流莺纵娇音,细草展繁缛。
连衽俯天光,洗觞泛醽醁。四事偶相宜,一醉万分足。
昔人哀须臾,夜游秉长烛。此意谁则知,啸歌山水绿。
——明
许天锡《春日偕谢邦实、邵仁溥游乌石山浮觞鸦浴池》

上世纪60年代,乌山上面修建电视台,劈山砍树修路截断了泉脉,鸦浴池从此干涸,随后被湮没在泥沙之中。乌山中曾经随处可见的乌鸦,也在上世纪70年代时几乎绝迹。古时候文人墨客云集池畔品茗赋诗的盛景早已不见,诗人盛赞的“夕阳群鸦乱浴”、“浴鸦水溅溅”的奇观,只能在漫漫的历史中寻找。
2009年福州市政府整修乌山历史风貌区,在东壁亭旧址新建鸦浴池与东壁亭景点,新建的鸦浴池位于原鸦浴池西南侧约60米处。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鸦浴池与东壁亭景观,都是人造的景点。

石池镇长在,群鸦自来去。
欲间昔游人,苍茫但烟树。
——明
陈勋《鸦浴池》
历史已经流逝,旧的景观早已不见,古老的梅树依旧年年开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