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2016-12-12 14:48:54)
标签:

2016漳州采风

怡安堡

原创摄影

旅游休闲

老猫侠

分类: 户外行走集锦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诒安堡,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城内村,俗称湖西城,也称诒安城。网络资料称这是一座全国罕见、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闽南民居古城堡,由清初佐助朝廷收复台湾的一品功臣黄性震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建造的,距赵家堡约十多分钟车程。相比于赵家堡的10元门票,这里是免费游览的。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诒安堡面积与赵家堡相同,只不过诒安堡平面呈锁形,赵家堡平面呈方形。据说诒安堡是仿赵家堡建造的,因此两堡又有“姐妹堡”之称。全城设4个城门,东、南、西三门的城楼仿船形,寄寓城主黄性震平台事迹;南门至西门前开凿护城河,河宽10米。

          19913月,列为福建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网络资料记载,赵家堡和诒安堡都是具有防御功能的小城池,建造赵家堡的是文官,而建诒安堡的是长于攻防的武将,所以诒安堡的防御功能比赵家堡更胜一筹。诒安堡的城墙上,全是用条石筑成的马道,马道外侧建2米高的女墙,全城均开365垛口;城内侧每隔50米设登城石阶,城转角处设深、宽各3米的敌楼,用于瞭望和射击。所以有古代军事知识的游客评论说,诒安堡是中国古城池的缩影和活化石。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城堡平面略呈长方形,周以1200多米、高6.7米的条石砌就的城墙,城上马道宽3.3米,外侧加筑2米高的夯土女墙,开有365个垛口,紧贴着城墙内壁设24道登城石阶。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建造诒安堡的黄性震,因佐平台有功,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晋太常寺卿,军功加至正一品。据漳浦《黄氏族谱》记载,黄性震的先祖可以追溯至南宋内阁侍郎黄材。1279年,南宋小皇帝赵昺被元兵追赶至广东崖山,宰相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海自尽后,黄材与闽冲郡王赵若和等率残部乘船从海上北上,不幸途中遭受飓风袭击,漂流多天后在福建漳浦湖西海岸登陆,隐居湖西海隅。从黄材传到黄性震,已历十四代。他的童年命运不济,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生活困苦。但他人穷志不穷,刻苦读书,尤其喜读史书,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建功立业的事迹,滋长报国建功之志,“读史遇豪杰崛起事,声色俱动,隐然自负。”(《福建通志》卷三十四)

    康熙年间统一台湾,是清代前期的一件大事。黄性震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弃郑归清,出谋划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康熙二十二年,清军仅用七天攻克澎湖,收复台湾,完成了国家统一大业。由于黄性震对统一台湾的巨大贡献,清廷授予他军功正一品。康熙帝特赐召见,赐蟒袍、宫锻,慰劳备至,并加官进爵。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堡内纵横八条石铺巷道,井然有序。红砖瓦木构民居和大小宗祠、诒燕堂、诒安楼、广平王庙等公共建筑,一律坐北朝南,布局严谨,疏密相间。诒安堡内至今还居住着数百户黄氏后裔,当年建造的95排、一排10间的民房,基本保存完好。每排民房间有8米宽的石砌街道用以纵横沟通,全城建筑排列有序。从城墙上俯视诒安堡,好似古代的营盘。诒安堡中有两座黄氏宗祠,宗祠内陈列的主要是黄性震的业绩。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赵家堡是皇族的村落,诒安堡则是富贵家族宅院。居住在这里数百户黄家人的祖先是黄侍臣,当年是跟随大宋闵冲郡王赵若和逃难至此的。明清时期,闽南沿海一带,倭寇山贼为患,官府防卫乏力,于是民间纷纷效仿官方卫城,就地取材修建土堡,聚族而居以自卫,几乎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城堡。由于受家族严规的制约等种种原因,诒安堡人为损坏甚少,堡内的民居保留相对完整。历经数百年沧桑,仍然色泽纷繁,精美异常,纤巧的屋脊,两端翘起的燕尾斜刺向蓝色的天空。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诒安堡内一座类似赵家堡“完璧楼”的土堡,但毁坏严重仅剩四面围墙且锁着门。查询网络资料,有人说这楼是供族中女眷居住的,叫梳妆楼。记得以前在历史资料中,有人说梳妆楼的名字是不能乱用的,但是我在诒安堡有限的资料里面没有看到有关记载。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诒安堡原有四个城门,门额皆嵌横书石匾,东刻“迎曦”,西题“毓秀”,南为“诒安”,北刻“承庆”。百度中看到这样的叙述:“城堡自建成以来,北门一共开过四次,每次都给城堡带来灾难,因此就把北门封住了。”除北门封闭外,东、西、南三门各建有城楼,并在城墙转角处还建有敌楼突出墙外,以加强防卫。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诒安堡,清代闽南城堡式民居建筑的范例,古建筑专家认为,诒安堡是中国古城池的缩影和活化石。



【原创摄影】2016漳州采风怡安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