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2010年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推出“坐黄包车游南后街三坊七巷”的民俗服务以后,南后街增添了两辆黄包车,拉黄包车的这两位师傅都已经是中年人了,他们统一着装为对襟唐装、黑色灯笼裤及布鞋。在人来人往商业气息日益浓厚的这条街上,“拉黄包车”大约可以归入生意“惨淡”之中的一个活。

据媒体报道,南后街这两辆黄包车是三坊七巷管委会从上海定制的,每辆成本6000元,其规格、外形还征求过福州民俗专家的建议。车身涂着漆,有雨遮,座位是软包的,一辆车可坐两位乘客,车夫手中摇晃着铃铛以招揽客人。
2010年5月12日上午,福州电视台录播了选聘的场面。那天有6位应聘者自愿来这里拉黄包车,其中3人曾当过三轮车车夫,另外3人则是长期在农村拉平板车。三坊七巷管委会文宣部经过对他们的实地拉车以及着装、形象、体力、对三坊七巷的了解等简单“考核”,然后让游客来挑选,最终林兴和陈忠震两位师傅被入选。林兴和陈忠震两位师傅以前都是在这附近蹬人力三轮车,特别熟悉周围的环境,后来因为人力车被取消就转行了。现在一听到这里要招聘黄包车夫,他们马上就赶过来应聘。

在南后街拉黄包车实行承包制,每辆车要交成本押金6000元,在试运期间所有收入归车夫,被录用以后每个月交1000元管理费。
坐黄包车定价是:从南后街北口拉到南口(将近700米),单程收费5元,来回收费10元;如果游客要求拉进三坊七巷里面去的则另外酌情收费,路途中车夫还会向游客介绍沿街景观以及民间风俗等。

将近700米的南后街并不长,大部分游客自然更愿意依靠自己的双脚慢慢溜达,所以很多时候车夫只能坐着等待顾客光临,每天都要到晚上9点半以后才可以回家,只有节假日的状况会稍好一些。即使收入不多,但每个月1000元的管理费是注定要交的。
据媒体报道,林兴和陈忠震两位师傅都是闽侯人,林兴的老婆在家里摆水果摊做小买卖,虽然现在水果涨价生意也不好做,但对比林兴师傅还是要赚得多。

很多时候,黄包车是免费作为道具使用,尤其是年轻的游客对此情有独钟,喜欢在这里摆出各种造型拍照留影。这时候,车夫只能站在一旁充当观众了。

等待许久,终于有顾客坐上来了,赶紧拉上跑路吧!

三坊七巷、南后街,如今游客日益增多。
看似繁华的背后,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