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2011-10-17 14:13:30)
标签:

福州乌山

般若台、清泠台

兄弟同根榕

原创摄影

旅游

老猫侠

分类: 福州乌山(原创)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乌山三十六奇景之般若台、清冷台以及生长在那里的“兄弟同根榕”,现在位于福州乌山黎公亭南面的下方。为何要特意加上“现在”二字呢?那是因为古时候般若台的原址并不在这里,而是在石天景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著名石刻“般若台铭”,是1982年由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用原拓本在清冷台侧复制而成。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乌石山志》载:般若台  见《神解记》三十六奇之一。在华严岩侧。昔有沙门持《般若经》于此不释手,因名。唐大历七年,李贡造台,李阳冰篆记见《神解记》,见《石刻》。镌岩上。后台废,即其地营“金粟庵”,亦旋废。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当涂称四绝,岩顶迹萧疏。

                                虽勒唐人笔,实为秦代书。

                                完全无斧凿,密尔有禅居。

                                珍重山灵意,宁愁藓剥余。

                                        ——明  曹学佺

    《乌石山志》载: 闽中绝少古刻,鼓山题刻如麻,无一唐迹,惟李阳冰般若台铭在三山为最古。《金石文字记》。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乌石山志》: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大篆,径一尺,镌华严岩,旁有“住持僧惠摄”楷书五字。

    《乌石山志》著录时注云:“楷书,径五寸,镌华严岩左、李阳冰《般若台记》下,盖当时重修李篆时所勒,今拓《般若台记》者亦兼及之。”

    据网络资料整理:唐朝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的“般若台”篆书石刻,是我国仅存的四块李阳冰篆书碑书之一,有1200多年历史。据《福州市志》介绍,这是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篆书天下四绝。宋《宣和书谱》载:有唐三百年中,以篆称著者惟阳冰独步。清代郭柏苍在《乌石山志》中引《闽中摭闻》云:“李阳冰般若台篆书二十四字,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县《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世称四绝。”康有为在很有影响力的书法理论著作《广艺舟双楫》中也说道:“篆书大者唯有少温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金石碑帖学家王壮弘先生所制《百种著名碑刻简表》中,就将李阳冰的《般若台》铭刻列入其中,而且是福建省唯一列入此“简表”的名碑。

    注:李阳冰,字少温,祖籍赵郡(今河北省赵县),生于陕西云阳。诗人李白的从叔,受业于萧颖士。好古,善属文,曾为缙云令、当涂令、集贤院学士,晚年为将作少监,韩退之称曰李监是也。后人又将他与李斯并称“大小李”。虽然他本人并未到过福州,但他的族人、任著作郎兼监察御史的李贡在唐大历七年向他讨得“般若台铭”墨宝后勒于乌石山上。

    《福建省志·文物志·大事年表》中记载着:“本年(1971年),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乌石山摩崖石刻中最珍贵的一方——唐大历七年李阳冰的‘般若台’篆书石刻,被福州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前身)一名干部砸毁。”这是一段令人心惊而痛心的记录。般若台原址在石天景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般若台铭”,是1982年由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用原拓本在清冷台侧复制而成。虽然是拓本,但依然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书坛名家及爱好者们前往赏识。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般若台、石刻、兄弟同根榕,以及位于下方的清冷台。只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般若台,已不是历史中真实的般若台了。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般若台右边,两棵古榕的根环抱着同一块岩石,盘根交错,合二而一,分不出彼此,宛如亲密兄弟在无尽的岁月中同甘共苦,由此得名为“兄弟同根榕”。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兄弟同根榕,桑科榕属细叶榕,高达12米,主干径近1.5米。这是两棵榕树,它们的主根往下伸展两米多,到达平台后,沿着石缝伸向对方,形成盘根交错环抱着同一块岩石的合二而一奇观,就像亲兄弟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同舟共济。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兄弟同根榕”环抱着的石刻为: 洪武甲子秋九月九日,福建卫指挥使、昭勇将军武昌吴迈,同昭勇将军、福建都卫指挥使潇湘赵祥游南山乌石,坐清泠台,时天门揭晓,海宇澄秋,望阙怀忠,后天下乐,悠然之趣得焉。于是乎登。偕行福州府都僧纲释善旭识,台西讲经论沙门德洽勒石。楷书,径六寸,镌清泠台上。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站在“兄弟同根榕”侧面,可以观赏到榕树遒劲的根须盘扎在岩石上,已经成长为支撑母体的强壮支柱根了。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沿着石阶走下般若台,下面就是清泠台,古时候的模样早已见不到了。

    《乌石山志》载:清泠台,三十六奇之一。在霹雳岩右。元至正二十四年,行省平章燕赤不华建,久废。

                    高台临绝顶,我辈此时过。落景空山满,秋声晚树多。

                    宿云依涧集,野鸟向人歌。薄暮归城市,尘氛奈若何。

                                          ——明  郑阎《登清泠台》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乌石山志》:清泠台  楷书,径一尺,镌霹雳岩下。

                            石台望无际,台背列翠屏。

                            到此万籁寂,心地为清泠。

                                    ——清  许鼎《清泠台》

                            平台高且旷,长啸复微吟。

                            东山上明月,呼童携素琴。

                                    ——清  陈学良和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现在看到的般若台、石刻、兄弟同根榕、清冷台全景

 

【原创摄影】乌山般若台、清泠台、“兄弟同根榕”
             站在先薯亭东边,可以清晰地看到般若台、兄弟同根榕以及清冷台全貌。

 

                               俯瞰积空翠,悠然生远心。

                               石屏浮竹叶,听我抚弦琴。

                                     ——清  许均《清泠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