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语言儿童化特征及艺术技巧(二)
(2008-11-27 10:55: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总结(原创) |
联系儿童化语言的特点,借鉴文学艺术的技巧,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分别对拟人、故事、比喻、幽默等技巧,以及运用数字、歌谣及无声言语手段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拟人
二、故事
故事化是近代教育家陈鹤琴所提倡的教学原则之一。他认为,这是从儿童爱好故事这一理论基础所产生出的教学原则。儿童具有兴奋多于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兴趣广泛、活泼好动的特点,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连续40分钟的课,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教学中利用故事创设新鲜生动的情境,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请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二册数学“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时用儿童化语言创设的有趣情境。
师:(出示小鸭图)聪聪家养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小鸭们平时总爱到河里戏水捉鱼,累了就到草地上玩,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着。(说到这时,有人敲门,教师走出去一看,地上放了一个袋子。)
师:咦,这是什么?哦,原来是小鸭子给我们一年级小朋友写的信。(学生注意力集中了)
师:(读信)亲爱的一年级小朋友们,你们好,听说你们不仅学习努力,而且还乐于助人。今天我们想请你们帮忙,因为就在昨天,该死的狐狸把我们的小鸭妹妹捉到山洞里去了,现在我们非常伤心。狐狸还说,除非我们敢闯过它设置的难关,才会放出小鸭妹妹。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我们闯关吗?(生:愿意)这是打开魔关的钥匙(出示小风车),你们只有解开它的奥秘,才能进入魔关。谁来给大家介绍做这把钥匙要用哪些东西?(学生了解风车的组成)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进入魔关了,看看狐狸到底设置了哪些难关呢?
第一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第二关:长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学生闯关过程略)
师:你们真行!已经顺利闯过两关了,来看看狐狸下面还有什么花招,叫它尽管使出来。(进入第三关:把长方形转换成正方形……)
师:真是一关比一关难,下面进入第五关,把圆转换成正方形……
师:小朋友们,狐狸看到你们一个个都那么聪明,真是没办法了,于是它使出了最厉害的一招,第六关:小小设计师,你能用这些图形拼出哪些图案?(学生积极拼组各种图案)
师:小朋友们真棒!经过你们的团结协作,和狐狸斗智斗勇,终于攻破了狐狸的所有难关,救出了小鸭妹妹。小鸭子们都非常感谢小朋友们……
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学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心理学资料显示,儿童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是15—25分钟左右。这堂课由于教师精心设计了“闯关救小鸭妹妹”的故事情境,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情趣,融教育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像一块大磁铁把所有的学生都长时间地吸引住。
三、比喻
运用比喻于说明事理,描摹物态,能给人以哲理的启发,形象的联想,因而有其独特的魅力。秦牧说,精彩的比喻犹如神奇的魔力棒,碰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美丽的光芒。一位教师经常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然而仍发现学生作业有抄袭现象,决心用比喻的方法使学生明理。在一次作业讲评前,教师问:“同学们,有人饿了吗?请举手。”不少学生纷纷举手。教师问:“你们想吃苹果吗?”“当然想啦!”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道。“我请大家吃苹果。”教师边说边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红苹果,“吃吧!吃得饱饱的。”学生面面向觑,这个苹果能吃吗?教师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是呀,这个苹果漂亮,却不能吃,没营养,不能充饥。同学们都很懂这个道理。同样,做作业没经过自己动脑思考,看别人的答案,抄别人的作业,虽然全对,分数高,如同这个黑板上的又大又红的苹果,很好看,却是假的,不能代表自己的水平,无法增强我们的学习自信心。”听着老师的话,那些抄袭作业的同学羞愧而难过地低下了头。从此,学生牢记了“画饼不能充饥,抄袭没有提高”的道理,再也不抄别人的作业了,而是独立思考,不懂就问。这就是教师采用比喻说理的神奇效果。
四、幽默
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力量。幽默语具有多种功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和误会,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能引发学习兴趣,启发学习动机;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热情、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因此,许多优秀教师都带有这种幽默的话语风格。
幽默语的艺术包括:教师设计的情节幽默,讲笑话、趣事,机敏的妙语、警句,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超想象夸张,旧语换新义,巧妙换言,以及教师的动作幽默、表情幽默等。
请看一位英语教师到一个新班级上课时的开场白:
“Hello! I’m glad to see you.” 新老师放下书本,双手漂亮地一摊,做了一个外国电影中常有的动作,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你们看过《刘三姐》吗?那么请猜个字谜:‘旁人看戏我挨打。’”
“锣。”同学们抢着回答。
“好。猜对了。不过本人姓‘罗’而非‘锣’。(板书‘罗’‘锣’二字)老同志叫我小罗。伙伴叫我老罗,你们就叫我的洋名儿‘密斯特罗’好了;名‘学舟’,‘学海无涯苦作舟’哇,让我们牵起手来,泛舟知识之海吧。”
在同学们的一片掌声中,老师又用英、汉两种语言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外国游人到商店买钢笔,向售货员说“Pen”,售货员不敢怠慢,马上拿了一个盆给他。这位游人说“no”,售货员不解地问:“你看好了,新盆怎么会漏呢?”同学们无不捧腹大笑。“密斯特罗”趁机说:“一个人,除国语外,再能掌握其他语言,是非常有趣和重要的。现在,我们正如在一条船上,将要启航到英语世界漫游。希望诸位能配合好我这个‘艄公’,咱们同舟共济!”用右手有力地一挥,结束了开场白。幽默引起了喜悦,带来了欢乐。显而易见,学生会多么喜欢这位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多么喜欢上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