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踢坏门后
(2008-11-27 10:22:51)
标签:
教育 |
分类: 班主任花絮(原创) |
处理班级突发事件“三忌三要”
[案例]
蓝富源同学是四(1)班的住宿生,每天都要参加学校的早晚自习。学校为了便于管理,让人数不多的三、四年级住宿生统一在三(1)班教室上自习课。星期三早读课前,三(1)班班主任蓝老师到教室找蓝富源,她说,前门的门扣昨天刚买新的,好不容易才修好,现在又被蓝富源踢坏了,责令要赔偿并修好。我正好在教室里,趁还未开始上课,指导后进生订正作业。看着蓝老师很生气地离开,深知自己班里的学生给她添麻烦了,我顿时火冒三丈,也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教训如同爆竹,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向蓝富源劈头盖脸地猛炸:“你真不知羞耻,其他同学想法设法努力为班级添光彩,你却给班级抹黑,给老师、家长丢脸,怎么那么没良心,你不要脸,其他同学还要脸呢。班级十个住宿生,九个都很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就你一个人老是偷跑回家,害得陈老师为你担心多少次了。现在又做坏事,你怎能那么不长记性呢。叫你爸爸妈妈来,你弄坏了教室门,就得你自己负责赔偿……”正骂着, “嘀铃铃……”清脆的上课钟声响了,我只好让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回座位晨读。蓝富源低着头,脸红一阵白一阵,泪水在眼眶直打转,一声不吭地坐回座位。
在学生琅琅的读声中,我渐渐地平静下来,想到还没询问前因后果,还没有调查清楚,居然如此大骂一通,真是太不应该了。我看看富源,只见他虽然捧着书,可嘴巴一动不动,显然是心情难受,心不在焉。是呀,挨了这么一顿批后,谁还能读得进书呢,何况他还只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呀。想到这里,我一阵愧疚,心想,该想办法挽救,再不能做伤害学生的事了。于是我先来到三(1)班教室,发现崭新的前门门扣确实被破坏了,然后询问了一些当时在场的学生,了解清楚了事情经过。原来是吃完晚饭,富源提着书包想进三(1)班教室做作业,没想到三(1)班一些调皮的同学却在教室里头把门反扣住了,任富源怎样叫都不打开,富源很生气,就用力一踢,门踹开了,门扣也应声而落。富源想办法装了很久,可是没有工具,无法弄好。
下课了,我对富源说:“陈老师刚才太生气了,现在向你道歉,不该吼你。关门的同学有错,老师要教育他。但门确实是你踢坏的,必须你负责,是不是?”他点点头,答应中午回家拿门扣。我说:“可是三(1)班教室里也放了许多图书,他们上午放学后要锁好门,怎么办?”他想了想,说是课间去买,却没钱,也不知道哪里买。我借给他五块钱,并告诉他班长蓝丽英熟悉市场,可以请她帮忙。
上午放学前,富源和班长丽英把用剩的钱还给我,并向我汇报,已经向蓝老师认错,把新买的门扣交给了她,蓝老师原谅了富源。我表扬富源敢于负责,勇于认错,及时改错,再让他好好反思,把事情经过写下来,要求写清楚这样做的害处以及该吸取的教训。下午利用写字课前的预备时间,我让富源把写好的材料读给全班同学听,再让同学们联系自己实际谈谈体会,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傍晚我打电话给富源同学的家长,告知富源犯错、认错、改错的经过,表扬了他们的儿子勇于负责,知错就改,要求家长平时多教导孩子不急噪,爱护公共财产,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同学友好相处。家长满口答应,再三表示谢意。
[反思]
郭毅教授主编的《班级管理学》中写道“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诸如吵架斗殴、丢失偷窃、逃学辍学、顶撞老师等始料不及的现象,这些突如其来的非正常性的问题,我们将其称作班内的突发事件……其影响之大,危害之深,不能说不是一个班级管理中颇带全局性的大问题,也是学校教育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常规问题之一。”那么该怎样积极面对,妥善解决,才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工作呢?从处理这次富源同学踢坏门扣的突发事件的曲折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处理班级突发事件须做到“三忌三要”。
一、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随时有可能犯错误,走弯路,需要老师提醒、教导,帮助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沉住气,慎重而严肃地对待,有些要当机立断,立刻作出坚决的判断与强硬的处理,如打架斗殴;有些则要冷处理,切忌不问青红皂白,感情用事,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问题暂时表面解决了,但当事人心理不能接受,甚至带来严重的反教育效果,轻者导致班主任威信下降,重则会埋下更加危险的突发事件的根苗。如笔者在蓝老师找上门后,马上对富源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是非常不应该的,既无益于解决问题,更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要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性质及学生的思想状态,对事件作实事求是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如笔者在调查清楚后,对富源同学说:关门的同学有错,你踢门更不对,你使门扣坏了,就必须赔偿。他面对老师如此公正的处理,自然心服口服,乐于承担责任。
二、
特级教师斯霞曾经著文回忆一件令她终身深感遗憾的事:“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孩子,有次做值日生时在‘大闹天宫’,情急之下,我拿起电话找她的妈妈。当电话接通时,我突然感到不妥:学生在校发生的事为什么要向家长‘告状’?‘告状’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我把电话挂断了。也许学生家长至今不明白那个电话为什么没接上,但我对自己瞬间的错误想法永远不会忘记。”笔者要感谢上课钟声及时响起,使我冷静下来理智地思考,没有马上打电话找学生家长,要不也会留下像斯霞老师一样遗憾终身的事情了。解决突发事件,切忌向家长一推了事,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而要积极指导学生正确解决,如笔者引导富源认识到须赶快买门扣,又借钱给他,提醒他请班长丽英帮忙找店铺等等,这样既解决了三(1)班教室的锁门问题,又可以使富源在行动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受到教育,更快地解除心理负担,专心投入学习。
积极处理突发事件在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注意因人而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在班级的处境及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笔者让富源把事情经过写下来,是因为他语文学得好,喜欢写作,表达能力强,通过构思书写,可以全面地进行反思,获得深刻地教育,同时还得到了一次练笔的机会。如果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犯了错,也让他写反思材料,非但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很可能会影响认识错误的深度。
三、
处理突发事件,既要明辨是非、弄清事实真相,不扩大,也不缩小,完全尊重“事实真相”,又不能就事论事,有必要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善于由一件事到一类事,由一个人到全班学生,由现在到以后,由学校到家庭,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而体现教育的连续性和巩固性原则,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笔者指导富源写反思材料,再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谈体会,说感受,最后还打电话给富源的爸爸妈妈,就是为了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以及积极争取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形成合力的教育资源和优势。突发事件的处理在整个教育实践的长河中只能算作一朵浪花,一个旋涡,但还要善于由此及彼,使善后教育至少可以成为一条支流。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只有关心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只有要求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总之,班主任老师要满怀爱生之情,正确而巧妙地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扎扎实实地做好班级工作,促进学生健康而和谐地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