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14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掏耳朵损健康

(2009-01-05 10:07:17)
标签:

耳蜡

耳道

助听器

耳朵

美国耳鼻喉科

健康生活

健康

分类: 保健
掏耳朵损健康

许多人习惯掏耳朵,把自己和孩子的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其实耳道里有一些耳蜡非但没有坏处,反而对听觉系统有保护作用;耳鼻喉专家都认为,没有事最好别理它,是对待耳蜡的上策。

中国人俗称耳蜡为「耳垢」,既然视之为秽物,当然就会产生随时清理干净的心理,不能让屎留在耳朵里。这种欲去之而后快的心理,使大人不 仅自己常掏耳朵,而且还推广到儿女身上。美国耳鼻喉科协会最近公布一个有关消除耳蜡的准则,其中特别指出,耳蜡有它的保健功能,在绝大多数情形下不要去清 理它。

耳蜡是耳朵自我保健机制的一部分,可以说是耳朵的清道夫。在耳朵的结构中,外耳道的耳壁上有汗腺和皮脂腺,会不断分泌油脂混合物,逐渐形成耳蜡。 它从耳道内端向外移动,沿途粘附皮肤的死细胞、毛发和灰尘。在正常情形下,当耳蜡积多并干燥之后,会自动排出耳外。口部咀嚼和其它牵涉下颚的运动,也有助 于耳蜡的自动排出。

同时,在耳蜡的结构成分中,含有抗细菌和抗霉菌的物质,如果耳道中的耳蜡不够多,不但会有搔痒和不舒服的感觉,而且容易感染发炎。据实验研究发觉,糖尿病患者耳蜡的酸度,远不及一般人的耳蜡,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耳道发炎的原因。

如果基于某些因素,这种自动排出耳蜡的机制受到阻碍,使耳蜡粘附的垢物过多,或者积留在耳道的时间过久,就可能变得又干又硬,而形成阻塞耳道的情 形。用棉花棒、火柴棒、铅笔、揉卷的纸巾、发夹等外物掏耳朵,是促使耳蜡阻塞耳道最主要的人为因素,因为耳蜡分泌的来源是在外耳道的耳壁,用棉花棒掏耳朵 往往会把分泌物向内耳的方向推挤,反而难以自动排出。

用耳塞阻挡噪音,或经常用塞入式的耳机听音乐,也妨碍耳蜡自动排出。戴助听器的情形略有不同,它固然会阻碍耳蜡的排出,但助听器也会刺激汗腺和皮 脂腺分泌油脂混合物,而加速耳蜡的形成。据估计,因故障而送修的助听器,有60%到70%是由于耳蜡侵入排气孔、收音器、或者零件受到酸性耳蜡的侵蚀而受 损。美国耳鼻喉科协会的准则建议,戴助听器的病人每一次看医生的时候,都应该顺便检查耳蜡在助听器上粘附的情形。

除了人为因素之外,一些生理上的原因也可能使干硬的耳蜡阻塞在耳道中,例如湿疹患者,会产生大量干燥的皮屑,也比较容易堆积干硬的耳蜡。还有些人 天生就会制造干燥耳蜡,亚洲人在这方面比较普遍。在两年前,日本科学家就发现人体中有产生干燥耳蜡的基因。在生理因素中,最普遍的是因年龄老化而改变了腺 体的正常分泌,使耳蜡在耳道中的移动产生困难。

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200万人因耳蜡阻塞而就医,其中有许多是由掏耳朵等人为因素造成。耳蜡阻塞可能会引起疼痛、耳压增加、搔痒、耳鸣、发臭等症状,最严重的情形可能会造成听力丧失。

美国耳鼻喉科协会的准则强调,耳道中产生一些耳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能了解它的正面作用,就能对耳蜡较为容忍,不会因为习惯性的清理,而对耳朵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该准则说,即使是出现耳蜡阻塞的现象,也不应用外物掏取,而应该用液体点滴的方式予以排出。患者可以用这种方式自行处理,也可以求助于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