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奠基8.5代线,TCL剑指全球第六名
(2010-01-19 10:36:50)
标签:
经济液晶电视tcl集团深圳市家居 |
定向增发50亿上马首条纯国产8.5代线,在两年内带动上下游形成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链,TCL集团在这个冬天显得格外“数字化”,也由此引发了媒体和业界针对液晶面板上马的诸多争论。但1月16日,在TCL和深超科技合资的液晶面板8.5代线项目奠基仪式现场,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各级领导悉数亮相,并确认项目为“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无疑对该项目赋予了更深刻的国家战略意义。
在液晶面板的光辉下,另一类“数字”却相对被忽视,TCL集团11月份销售数据公告显示,09年前十一个月TCL全球液晶电视销量超过714万台,全球销量超过800万台无疑义。Display Search报告指出,TCL液晶电视09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货量超越PHILIPS和VIZIO,排名由全球第八升至全球第六,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两类“数字”分属投资与销售,看似关联不大,但其实大有学问。一方面液晶电视终端销售的持续走高推动了企业利润增长,并使之有能力加大对产业利润点的控制投资;另一方面,液晶面板长期被韩日台等厂商把控,并导致液晶电视利润70%受到挤压,也不由得作为全球竞争者的TCL不奋起抗争。更何况,全球高科技制造的中国化已成大势所趋,液晶制造工业的区域转移势在必行,得到深圳市政府强力支持的TCL必须勇挑重任。
事实上,首条纯国产8.5代线的横空出世,标志着TCL产业链上游拓展再进一步。由于国内彩电整机厂商普遍对终端价格掌控能力偏弱,成本的比拼就成为未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方向。液晶电视的成本主要集中在面板和模组上,合计占整机成本接近70%,且这两部分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日韩、台湾企业占据,但08年以来国内厂商纷纷加大了液晶模组的生产,产业链得以垂直化延伸,成本控制和一体化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与模组相比,面板生产线投资巨大,开发周期长,风险更高,大部分国内厂商望而却步,而TCL此次突破面板领域则确立了先发优势,进一步弱化了对外资的依赖。
而在09年液晶电视加速替代CRT电视的背景下,政府加大了扶持平板电视产业的力度,国内逐渐进入高世代面板建设高峰,京东方、龙腾光电等国内企业以及LG、夏普等外资面板品牌开始布局大陆市场,预计2012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面板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LCD生产基地。此外,液晶面板08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924亿美元,预计2015年产值达1337亿美元,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同时从中长期来看,面板供应仍会大于需求,价格趋于下降,彩电厂商议价能力提升,运输费用、关税减少也节约了采购成本。
据TCL公告资料显示,项目预计2011年底前试产,优先满足自身需求。TCL目前液晶电视销售额占比已达80%,全年销量可达800-900万台,其中海外销售超过300万台,2011年项目投产时销量有望达到1500万台左右,面板项目模组产能1400万片基本满足自身需求。TCL也表示,将在未来将加强与其他彩电厂商和液晶产业厂商的合作,面板外销也可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爱文观点:在面板供应缓解后,彩电行业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10年以旧换新试点继续加大力度全国推广,农村限价取消在即,世界杯、高清频道开播也为液晶电视创造市场机遇,随着TCL液晶模组和面板项目循序落实,经营效果在2010年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