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声》情报战谈企业信息化管理
(2009-11-18 10:19:07)
标签:
t3业务通电信电码情报谍报人员摩斯it |
最近去看了比较热门的电影《风声》一片,地下党员在敌人重重包围监视下及其智慧的传递信息方式也人拍案叫绝。张涵予扮演的地下党员先是通过一段《空城计》与同在敌营的同志周迅相认,之后又用一段断断续续的《空城计》把重要情报转化成摩斯电码传递给负责接应的护士小姐。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可谓不牛,这要求无论信息的接收还是发出方,首先要懂得摩斯电码,还得有相当的音乐戏曲造诣,作为谍报人员,摩斯电码当然是基础业务知识,然而其中精通音乐戏曲之辈想必不是多数,这样传递信息实是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不才以为此举能得以成功也是相当运气。
信息、情报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上有多重要?太平洋战争大势扭转于美军截获破译日军密电码,奇袭检阅太平洋舰队途中的山本五十六座驾;盟军不惜代价登陆诺曼底,谍报人员一份详述希特勒精神状态的报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情报就可能扭转战局,一份信息就能够击破敌阵,信息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不由让我联想到如今的商场上,我们总讲“商场如战场”,在信息的巨大作用上,商场与战场更是息息相通。然而光有信息并不足够,甚至无用。信息具有无比的时间属性,它的一生若不处在不断的传递运输中就没有意义,在企业管理中,我们更是希望关键信息的传递能够畅通无阻,我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就深有体会。然而现实往往没有电影之中那么多巧合,我们的企业里不乏懂得摩斯电码的职业高手,可懂音乐明白戏曲还能知道这里面也有密电码,很遗憾,寥寥无几,甚至一个没有。就拿我所在的企业而言,采购部门一个信息,层层上报至高级管理层需要的时间往往超过它的时效范围;于是在外执行重要谈判的业务经理,电话电脑齐上也不见得能及时了解到并处理好公司内外信息;于是每到公司决策层想要了解最近业务运营情况,各个部门经理职员都要加班加点磕磕绊绊拿出无数报表才能算有个眉目……可见在如今日趋信息化的商业竞争大势下,一旦企业某方面信息传递不畅,轻者蒙受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重者干脆树倒猢狲散也。
如何让信息,尤其是与管理息息相关的信息在内部实现畅通无阻?这也正是不少企业投资引入企业管理软件的意义所在。比如在我们公司,经理在外谈业务,而客户也提出了明确需求,这时就需要及时知道公司有多少库存,库存不够如需另采购产品,那么成本价格又是多少,以求实现及时准确地的成本核算。以前公司采取的传统方式可能就是打电话给每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确定信息,或者暂时拒绝客户的请求,回公司确定成本后再进行下一次的面谈,实际上这样的方式也给公司的业务拓展带来了极大地不便。印象深刻的有一次客户本来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合作兴趣,但因为不能及时确定是否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准确的价格预算,在下一次面谈的间隙期被竞争对手抢走了客户的订单,造成了公司的损失。
也许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会屡见不鲜,而这正是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所造成的。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不能实现企业信息的互通互联,对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资金等不能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对客户需求的时刻变化不能实现敏捷应变,这些都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伤害,在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形成阻碍。还好我所在的企业已经开始做出了应变,引入了用友的T3业务通软件,据同事说这是新一代的智慧型管理软件,它能够为企业设定最符合自己的运营形式的信息管理模式,以通俗明晰的方式呈现,让身处企业中的无论基础员工还是决策精英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系统全面的第一手情报,信息畅通无阻,实现公司管理服务自动化,管理成效自然卓绝。现在公司的业务经理可以随时应允与客户的面谈,在去时的路途中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登陆,实时了解公司各个部门的全方位信息,不仅能够为客户更好地服务,也能够将公司的成本控制更精确,达到利润最大化。
回到电影最后,无法从敌阵脱身的周迅将情报以摩斯电码的形式缝在内衣上。她死后尸体被送出裘庄,情报也终于跟着送出。我革命党人以宝贵生命为代价换得了情报信息的继续传递,以个人牺牲换得大局稳定,让人既感动又唏嘘。试想若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中也发生了这样程度的信息传递阻碍,那英勇就义的可能就不单单是某个职责部门,而要殃及整个企业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