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化选择:外资退出中国等离子市场

(2009-05-30 21:34:22)
标签:

杂谈

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纷纷展开了对本国产业的支持和救助。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增加收入、扩大内需的措施,先是提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接着又出台了与这些规划相配套的细则。

在家电行业,先是针对农村居民开展了“家电下乡”等活动,最近,又加大了这一惠民措施的实施范围: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福州、长沙等省市,开展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5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试点。对交售补贴范围内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消费者,原则上按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分品种确定最高补贴额度。以旧换新,将家电下乡的政策优势扩大到了所有的家电产品上,包括那些具有更高科技水平,更新流行潮流的产品上。

我国从2007年开始家电下乡以来,因为价格和服务网点等限制,在下乡彩电名单中一直不见外资品牌的身影。随着我国对家电下乡政策的调整,在近期财政部和商务部公布的最新一轮下乡彩电的名单中才看到夏普、LG、三洋三家洋品牌。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洋彩电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液晶面板行业的调整而造成的缺货,给整个液晶电视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三星、LG、夏普以及台湾的5家面板企业无一例外的出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巨亏。在这样的情况下,等离子面板成为了各企业弥补液晶面板缺口的重要选择。等离子电视开始改变与液晶电视长期竞争中所处于的劣势地位,加大了反击的力度。

今年4月,当长虹一举推出10余款欧宝丽等离子电视时,环顾四周,等离子阵营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当年号称等离子五虎的松下、三星、LG、日立和先锋,如今日立和先锋在市面上的产品屈指可数。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等离子阵营的企业,长虹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经形成年产200多万台等离子电视的规模,长虹在等离子领域的决心可见一斑。

在等离子领域,一边是国际巨头的悄然撤离,一边是长虹公司的高调亮相。也许只有透过中国彩电市场的发展变迁才能解释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彩电行业,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无论是在早期的CRT电视,还是平板时期的液晶电视,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依靠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民族品牌有着很大的成本优势。往往民族品牌通过成本优势,将外资品牌逼到市场的死角。CRT电视便是这样一个例子。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背后必须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撑。长虹等离子屏量产的最大意义,就是初步构建起国内完善的等离子电视产业链。

显然,正是这样的行业发展进程,让外资品牌的等离子顾忌其投资能否如期收回,在中国市场打拼,没有规模优势显然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随着国内彩电企业纷纷进军上游,自主生产模组和面板,洋品牌赖以生存的最大的利润环节被剥夺,其竞争优势进一步丧失。

CRT(显像管)电视时代,长虹产品的超级性价比让外资企业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企业的可怕。如今,长虹强势进军等离子屏领域,让在过去30年间与其打过交道的外资品牌心有余悸。在不确定的利润预期和庞大投入所带来的风险之下,外资品牌选择了一种非常市场化的行为:退出中国市场。

市场化选择:外资退出中国等离子市场

长虹等离子整机生产线

市场化选择:外资退出中国等离子市场
    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