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印象

(2014-08-17 15:18:01)
标签:

情感

     中秋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寓意团圆团聚。对于家庭观较重的中国人而言,久别相聚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情。

     古代就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的诗句,对亲人思念之深溢于言表。八月十五的月亮圆又圆,中秋的月饼甜又甜。月是一年中最饱满的月了,丰盈的月光大度的洒向大地,像无私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毫无保留。小时候的中秋节总是和母亲一起过的,那时的院前是一片开阔的农田,不时的蛙声像在提醒人们生命的活力,初秋的风穿过柳树变得轻轻柔柔,淡淡的撩起女人们的长发,家家户户搬着长板凳坐在水泥场上唠嗑,男人们穿着背心,好像衣服穿得越少,白天的疲惫就不怎么多似的;女人们夏天的裙子并没有收起来的意思,垂过膝盖,包裹着一条条粗壮的腿,不像模特们宛若仙子,却也是有了些女人味的。我和母亲在凳子上吃月饼,那时少有蛋黄莲蓉,少有鲍鱼燕翅,吃的多的是豆沙,皮也不像现在这么滑腻,吃在嘴里有点沙沙的。母亲总是让我多吃些,可我吃了半个就不想再吃。她通常会讲一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默不作声,总觉得大人教育小孩浑身的本事,他们能展现才能的机会不多。

    后来,渐渐的读到了一些关于思念的诗句,老师让做古诗赏析时总觉得这帮诗人吃饱了撑着,矫情造作。什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什么“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一年,母亲的一个电话纾缓了我对诗人的偏见。电话里,母亲有些激动,她承载不了我不在身边的第一个中秋节,她说家里的月饼挺好吃的,有蛋黄、有莲蓉,都是我后来吵着说喜欢的,可是她没怎么吃。她若有所思似的问我在外地有得吃吗。我觉得这个时候该撒个谎了,连声说吃了好几个呢,都不住的要喝水。

其实,那时候我们一帮兔崽子们在小饭馆里喝啤酒吹牛逼呢,不时背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干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世界杯
后一篇:智取威虎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