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记得您是老师
(2011-07-18 01:40:14)
标签: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时报90后校园教育 |
分类: 陋室铭 |
老师,您要知道,我称呼您为“老师”,不仅仅是因为您的年龄比我大、学识比我广,而是因为您本身就是“老师”。它无关乎年龄、经历,即使是多年以后,面对的您,只是我的孩子的老师,甚至您的年龄要比我小上许多,我还是会尊敬地称呼您为“老师”。我还会永远记得,当年的我即将走出大学校园,摆在我面前的关于未来的选择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做一名人民教师。
老师,您或许不知道,当我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首先看到的是两句话:“跨入师大校门,学高身正为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现在,我想要把这两句话送给您,顺便问您一下:当年您接受师范教育的时候,关于“师德”的那一堂课是如何讲解?被您经常运用的“榜样教育法”中可曾有那么一句“教师要以身作则”?
可是,老师,我实在不愿意去相信打开我的背包的是您的手,是您那双批改作业的手。可是,会议的赞助商在另一边,我们的三个工作人员两个在检票,一个在发资料袋,只有您入场后坐在我的背包旁边。幸好,我的包里只有一个笔记本,侥幸顾全了您的“良心”。可是,老师,当您的班上出现偷摸行为的时候,您是怎样教育他们?
老师,那些资料袋是我们费了大半天时间才装好的,只要入场就有一份。可是,当您大摇大摆地拿着四五个资料袋走过我面前,而后有人想以资料袋充当门票入场时,我该如何评价您?——“强盗”?还是“小偷”?
老师,您是否知道会场不应该接打电话?您想必参加过不止一次的会议吧?可是,如果您知道,我又该如何面对会场中间的过道上您肆无忌惮地走来走去打电话这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您是在台上,看着下面的听众如此,您心会怎么想?或者再简单点,您站在讲台上辛辛苦苦地讲解,下面的学生不认真听讲还不停捣乱,您心里是否会有一些愠怒?
老师,非常感谢您在得知会场内不能抽烟的时候来到外面,可是,您是否曾谆谆告诫您的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而您却随意地在这里扔下一堆烟头、在会场留下一地狼藉?
老师,我还想问问您,您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是为了什么?是来会场跑堂么?
老师,或许是刚开始我把您想象得太高。只是我无法忘记曾经的我对您是多么的崇拜,您的一言一行都会让我们发疯地模仿并以此为荣。我应该把你看做是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和所有的百姓并无两样的庸俗的小百姓,会为了一点点的既得利益斤斤计较的小百姓。要不,我该如何解释您进场出场送票、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打开侧门递票、甚至明目张胆地把门票从门缝塞出来……这些行为?您可知道当我把您拦下,您一脸无所谓的笑着将手机上来的票散发给坐在您身边的老师时我是多么的无奈和鄙视?您可知道您当着其他那么多老师的面连骂我三遍“你这个死货头!”时我的冷漠?是的,我是冷漠的,我已不想辩解那么多,您肯定会以为出现在这里的词是“痛心”,可是我真的没有一点痛心,只有鄙夷和冷漠,只有回您一句“请注意教师形象!”您说,当“凭票入场”这个常识都能被您刻意忽略的时候,我还该对您抱有什么信心?
老师,请记得您是老师!!!
2011年7月16日下午写于河南农业大学大礼堂第三届河南省教育名片发布式现场,检票门口。
不过也有一些老师的表现令人起敬:
一名女老师在会议开始半个小时,基本不检票的时候买票入场;
一名女教师一张还没剪过的票,希望工作人员给剪一下,希望能给她还没到得同伴领一个资料袋;
在16日晚上,两名男老师将捡到的包交到后台;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补记于7月17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