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师大系列散文之三:夜立风露小园中

(2010-04-02 11:33:02)
标签:

河南师范大学

河师大

文化

杨枫

中心花园

校园

分类: 磨剑集续集

去年春季的一个晚上,我怀着心事踏入了这个从未涉足的小园。

或许是所有喜爱文学的人的通性,在伤心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能有个地方平静一下,尤其是在晚上。当时的我就是这样,特别需要一个能够独处的地方。于是,我从教室里逃离,来到了这个离我上课的地方很近的小园。我的同学,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还在教室听课。

我从教室逃出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可能仅仅是想透透气,而此时的校园恰好很少有人在外面,我也恰好可以非常容易地寻找一个地方宣泄自己易于的情绪,而不用担心自己的丑态被人看去,至少不会被自己熟识的人窥去。至于其他的人,他们于我来说都是陌生人,他们的生活与我的世界完全无关,他们怎么去传播所看到的关于我的东西,不会惊动我生活的丝毫波澜。

而事实证明,我也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我的丑态会被泄露——这个小园太过荒凉。

从生物标本馆北侧步入小园,也就步入了一片难得的黑暗,城市辉煌的灯火耀亮了太多的东西,想寻找一点黑暗的地方也太难得。这是全校唯一一个完全没有灯光的花园。或许在建它之初,就没有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花园来设计,而只是把它作为紧邻它而建的生科楼的一个无关紧要的点缀。此时的我,对这一个“无关紧要的点缀”却着实庆幸万分:假如当初把它也点缀了灯光,小园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妙。

小园很小,夹在一群建筑中间。东面是一个与标本馆相连的旧楼,不知道作何用途,平日里也绝少见人出入;背面是生科楼和被改作实验室的老图书馆,此时,日光灯惨白的光从窗户中漏出;西面是几块试验田和温室,肯定也是生科院做实验用的,紧挨着就是师大附属小学,这个时候也阒静无声;南面则是闪烁着灯光的家属院和隐约可见的灯红酒绿的整个城市。而灯火和辉煌是他们的,我只有一个清冷的无人亲近的小园。

其实,即使是在灯火辉煌的都市,也还是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无论灯火怎么耀眼都无法改变其黑暗。小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足够小,灯盏也足够近,但它却依然足够幽暗。到处都是树枝花影,鬼影绰绰。黑暗总是给人以恐惧感,但并不是灯光足够亮堂就可以给人安全感。很多时候,站在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就常常感到一种莫大的恐惧,那是一种无处安放自己的感觉,天地之大却没有自己存在的一席之地。相比之下,小园的黑暗反而让我更为安心。清冷点也无妨,正好可以让我抛弃伪装,真实地、认真地思考下自己,和灵魂来一次亲密的交谈。而这样的地方,是非常适合做一些冷静的思考的。与田家炳楼二号楼所代表的喧嚣浮躁的风气相比,这里存在的是相反的冷静扎实做学问的风气。喧嚣与浮躁是时下每一个院校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但是如果少了冷静的思考和扎实的努力,那么这个院校这个人就变得非常可悲了。小园北面的生科楼,远不如田家炳楼二号楼那样人来车往,但它对于学校来说却更为重要。

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弯曲小径,青草努力地生长在青石板的间隙。若常有人走的话,这里绝不会这样荒凉的。靠在一棵银杏树坐在草坪上,看着隔了铁栅栏的万家灯火,我需要进行一些思考。所谓思考其实也不过是对自己的一些分析,不过十几分钟,我竟然坐在小园睡着了。脑袋垂下的一瞬间,我又立即清醒过来。哑然失笑,只好站起来,随处走走。

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光景了,本来就昏黄的月现在显得尤为朦胧。外面路上的人忽然多了起来,肯定是下课了,我也该离开了。走出小园之前,我把脑子里冒出的几个句子记了下来:

夜立风露小园中,恰销魂处月朦胧。却问伊人春何在,微冷,白石青草迎寒生。

轻步愁思疏人情,孤魂幽影问桃红。更无人处傍枯树,乍醒,三分酒暖七分梦。

后来,我又跟随生科院的好友再次踏足小园,自己也多次造访小园。这里依然那么孤寂,清冷,也渐渐发现,这里不可常来,但为了一些反思和寻找,也不可不来。

2010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中有无他
后一篇:该死的诗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