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伊索寓言》之《渔夫和鳁鱼》

(2011-10-25 21:56:38)
标签:

秋颜

伊索寓言

渔夫

鳁鱼

大格局

小格局

近利就趋

是利便图

杂谈

分类: 3-离散

再说《伊索寓言》之《渔夫和鳁鱼》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渔夫和鳁鱼》故事——

渔夫下网,打上来一尾鱼,鱼请求渔夫暂且放掉他,说自己还小,等日后长大了,捉住他更有利。渔夫说道:“我放弃手中现有的利益,而去追求渺茫的希望,就成了大傻瓜了。”

这故事是说,现实的利益虽小,总比想望中的大利益更可取。

我不知道这则故事是不是在教育人有利便图,或即得的利益就要得。如果是这样,还真是迎合了当代很多人的心理。

然而,对于这种观点的不认同,我们可以能从很多方面获取支持。

说大一点,先聊一聊环境保护。孟子说过:“数罟(音古)不入洿(音付)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荀子也说过:“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我们的老祖宗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中,体现了很是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依此观,小小的鳁鱼要不要放生,答案很明显了。

说小一点,关于事业吧。也是在今天,我偶读一篇小短文,关于创业的“大格局观”与“小格局观”。大格局观倡导,不要将利益和发展只放在眼前和小利,也不要只“受”而不“付”,更不能只有“我”而没有“他”,只要有了大局观,并配之以正确的行为,那么才有可能成就事业。乔布斯以十年磨一剑的作法赢得当前苹果的商业神话,正是这种观点的铁证。小局观则相反,只顾当前利益,哪怕是小利,不会给予,只会接受,那当然有我无他了。这样小的胸襟能成大事者,可能难度非常非常的大,除非用了非常手段或遇到非常机遇。

再说小一点,关于生活吧。如果一个人近利就趋,是利便图,我想这种做法应该是为大多数人不齿的。其道理明白人都明白,就用不着我多废口水了。

反正有一点,我只希望这则寓言不是教育人“近利就趋,是利便图”便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