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学实验,证明了永动机存在

一光学实验,证明了永动机存在
这是我2009年的一次实验,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该实验得到了推翻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实现二类永动机的证明基础。
具体是:设计装置,用可见光实现了‘’散射面光源‘’,是可以聚焦的,由此证明了,在一个同等辐射环境中,通过光学装置,可以使得,散射的辐射光,再分配通过特定的光学结构,可出现了不平均分配现象。这一实验结果,就否定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可制造出二类永动机。
在360百科中,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有这样一句话:另外有部分推论:比如热辐射:恒温黑体腔内任意位置及任意波长的辐射强度都相同,且在加入任意光学性质的物体时,腔内任意位置及任意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不变。
而散射光,就好比,物体散射发出的红外线(一般物体,在负273度绝对零度以上,都发射红外线的热辐射)。可见光与红外线同属于电磁波的一大类,而具体的区别,就是波长不一样。一般物体,如果温度高,发射的电磁波的波短,反之温度高发射的就波长。一般高到500度以上,波短就是可见光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而红外线的波长在0.76~1000μm之间,通俗比喻,即物体温度低也发光,只不过,发生是波长的红外线,人多眼睛直接看不到而已。
由上所诉,如果证明了,散射光可以聚焦,就可证明,热辐射红外线光的发射面,也可以聚焦,可以得到,比原来面,更高的辐射量。这也就推翻了热二定律说的:且在加入任意光学性质的物体时,腔内任意位置及任意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不变。可重新定义为:腔内位置在特定的光学性质的物体时辐射强度会变的。
黑体辐射面,如果能聚焦,就会产生辐射能不平均分配情况,即出现温差,即在一个恒温系统中,重新产生温差,也为逆熵,这样就可以利用单一热源,就属于二类永动机了。在一个恒温系统,重新产生温差,利用温差转换能量形式,汲取环境的热能,而转变成其它能源方式。如将环境空气降温,变成电能输出,供我们用电等。
这个问题我从1993年就研究,经过很多次实验,在2009年,终于在可见光形式中验证出来了。
在这十多年里,我走了很多弯路,搞了很多方案与模型。首先是在2008年底,我在理论上,确认了,我叫二合光原理,明确证明了,存在不平均情况。
图1 为我做的多种形状在可见光,实验的模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
下面就结合图,谈一下,当时的这个装置实验情况:
图2
该装置主要是一块发光板,是面光源,类似一面发光墙,而不是灯泡的点光源。该装置下面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光电池),链接一个电表(测量电流电压都可)。
图2的实验,这个面光源照射下面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这时观察电表,显示有电压,可到,45%。
图3
之后,开始,第二步的实验,见图3
该实验,是该装置,在面光源照射下, 加了一个反光碗(当时用手电筒的反光碗代替),观察电表,显示结果,有电压,但是电压,没有明显变化,还是45%。
图4
之后,开始,第三步的实验,见图4,中间加了一个圆锥的透明体,测量显示,有电压,但是电压,没有明显变化,还是到,45%。
图5
之后,开始,第再步的实验,见图5,中间加了一个圆锥的透明体与反光碗组合。测量显示,有电压,但是电压明显增加,可到,60%。
说到这里,读者会问,这个过于简单了吧,为什么,前人没做到。这个实验看上去简单,但是找到它,也不那么容易,这个题目,上面讲了,我在,1993年,我就开始研究,到了2009年,才找到了,从理论证明可行的方法。
上面的这个实验,只是在可见光方面得到了证明,但是放到,红外线范围内,是否一样呢,还需要确认。由此我继续研究。后我在网上,(天津邮购),买了一块溴化钾晶体,进行手工成型,打磨,抛光。进行在黑体辐射的红外线,下实验。
这是我2010年3月的实验,将能透过可见光的材料(有机玻璃,即亚克力材料),换成了‘’溴化钾晶体。因为有机玻璃,对物体常温发射的红外线,基本是不透明的,即是黑体。而溴化钾晶体,对物体常温发射的红外线波长,有很好透过性质,即透明体。
见下图说明:
用的是,电子体温计,由于体温计要在人的体温范围内,这样是放到一个大的保温箱中,一开始就加的是温水,还加了一个电热坐垫,来增加温度,在37度左右时候。开始测量。

上图为,该装置的结构图,主要是一块圆锥的溴化钾晶体,在反光的周壁中,聚拢红外线,向一面集中。
图9
图10是,做第一种装置,是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的。这个有0.3度的温差。是送人实验的,其中淄博的一家小公司,要走后,经过测量,得到了验证。
在做很多的模型中,做的最好的,温差过了1度。这样我认为,已经确认完成,就基本完成了家庭实验。以后想换平台,力求得到社会承认,早日投入实用。
三、开拓应用
图10
图11
图12
把这多个并联、串联,就可以得到,能量大,高温差的装置,见图11,图12
图13
图13,是可以利用温差,产生电流装置,装置发电示意。
温度又补充进来。即把环境(如空气)的热能量吸收,变成了电能。这也是二类永动机,利用单一热源的原理。
综上所述,二类永动机,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已经做实。希望有识之士,能共同研究,二类永动机,为人类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