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因子在德国
因子在德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18
  • 关注人气:4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行纪事:古城 槐花 角楼

(2009-05-07 22:00:15)
标签:

北平

槐花

东便门

飞扬

骑行

摄影

自助游

心灵

生命

旅游

分类: 因子骑行

五月  太极 古筝 绿茶 单车槐花 箭楼 城砖 暗香 清风 共鸣 闲适 梦乡 洒水车 休息节

骑行纪事:古城 <wbr>槐花 <wbr>角楼

 

北京城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原北京有内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骑行纪事:古城 <wbr>槐花 <wbr>角楼

 

北京的护城河,比一般城市复杂,不仅城外有,城里也有。这应与它作为几朝故都的特殊地位有关。北京现在残存的护城河,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遗留。明清时期的北京,在城市建设上就是城中套城的格局。除了有内、外城之分外,内城里还有皇城和宫城(紫禁城)。有城必有池,因此也就形成了:外城护城河、内城护城河、皇城护城河、宫城(紫禁城)护城河等多个护城河水系。据考证,明代的内外城护城河,河池距城墙20米,河面宽52米,河底距地面深5米。河帮呈垂直状,两岸河帮均用厚50公分,宽70公分的花岗岩灌白灰浆码砌。河帮上还砌有拦护用的矮河墙,护城河的河底用灰土夯实。内、外城护城河总体长约41公里左右。不过明代护城河的风貌,到清代时就已发生了变化,不少人工构建的设施已逐渐损毁、消失。

   内城护城河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改建北京城时挖掘建成的,位置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二环路。外护城河实际上是明代嘉靖年间扩建北京城时 “烂尾工程”的副产品。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成化十二年(1476)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嘉靖二十九年(1550)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激起民愤,工程不久即停止。1553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环绕京城外围再加筑一圈城墙(在古代称之为郭)。最初规划的外城,设城门11座、设置水闸、水关多处。由于工期浩大,后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并得到嘉靖帝的许可。但后来因用兵频繁,再加上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除南面建出去了一块外,东、西、北三面一直没能再建。由此形成了北京城南宽北小的凸字形状,此后一直延续了400余年。今天的南护城河,即外护城河的主河道,起自西便门,经广渠门向北汇入通惠河,全长15.5公里,宽22—45米,沿途与西护城河、莲花河等相通。人们现在常说的护城河,是内、外护城河的统称。

           骑行纪事:古城 <wbr>槐花 <wbr>角楼

 

骑行纪事:古城 <wbr>槐花 <wbr>角楼

永定门外护城河

骑行纪事:古城 <wbr>槐花 <wbr>角楼

 

骑行纪事:古城 <wbr>槐花 <wbr>角楼

 

 

               骑行纪事:古城 <wbr>槐花 <wbr>角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