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行到鸟岛后和鸟儿一般的欢畅
青海湖环湖古城遗址
伏俟城:青海湖地区古城不少,西岸的吐谷浑王城一伏侯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古城之一。这座古城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以北,菜济(切吉)河以南,东距青海湖约1
5里的地方,“伏俟”为鲜卑语“孛董”的转音,汉意“王者之城”。建城时间上限不会超过公元540年,是南北朝、隋唐时期吐谷浑民族的固都。隋朝将西海郡治设于此。其实它就是公元6—7世纪赫赫有名的吐谷浑王城。城内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轴线为基础的建筑布局,反映了汉式域郭布局的基本特点,又颇具民族风格,体现了吐谷浑文化的多元性。
古老民族:吐谷浑是慕容鲜卑的一支,最初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西晋永嘉时,其首领吐谷浑率众徒于陇右袍罕(今甘肃临夏)甘松地带,进而占领西宁以西(今青海湖以西),西极白壮以南(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南)数千里,并以吐谷浑为氏,成为部落的名称。其活动范围包括今青海海南、海西和果洛北部一带,而靠近东部农业地带、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南北部、海西东部是其重要的根据地,很多重要的军事活动都在这一带进行。
汉代西海郡古城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城西面,有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这就是汉代西海郡治所,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坐落在青海湖东北水草丰盛的金银滩上,濒临麻许河北岸,南北山峦环抱,东西为开阔的大草原,地势十分险要。城呈方形.东西长约65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残高4米,墙基宽10米,东、西,南、北有4座城门,各开在城墙中部,城内沿东西中轴线的建筑遗迹隐约可见,西南部有一个大土丘,高8米,直径1
O米,疑为烽火台建筑。
古老民族:青海湖周围是汉代羌人活动的中心地区。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安汉公王莽派中部郎将平宪等携带大批财物,到西海地区诱骗羌人献地称臣,羌人西走,王莽便在此地筑城设置西海郡,和早已设立的东海、北海、南海并称。西海郡辖修远、监羌、兴武、军虏、顺砾5县,还在青海湖周围广设驿站和烽火台。居摄元年(公元6年),羌人首领庞恬、傅幡等怨恨王莽夺走他们的地盘而设郡县,于是攻打西海太守程永,程永败走,西海郡又复落八羌人手中。第:年春天,王莽派遣护羌校尉赛况率兵反攻,遂重新控制7这个地区。新莽地皇4年(公元25年);王莽被农民起义军杀死,新莽王朝崩溃,西海郡也随之废弃。东汉永元中虽曾一度恢复西海郡建制,但不久又废弃了。西海郡城是西汉设在西北的重镇,亦是通西域诸国的重要控制点,古丝绸南路必经之地。
布哈河;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盆地西北部。“布哈”蒙古语意为“野牛”,因昔日沿河区野牛出没而得名。发源于祁连山脉支脉疏勒南山曼滩日更峰北麓。源头海拔4600米.大致呈西北一东南流向,在刚察县泉吉乡注入中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入湖处海拔3194米。干流长286千米,流域面积1
438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5.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8.1
8亿立方米,占入湖总径流量的87%。是青海湖盆地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也是青海湖鳇鱼繁殖的主要河道。流域内平均年降水量350毫米,径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
-
-
-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