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投向山顶

标签:
投资登山理财价值股市财富信念马拉松道路坚持杂谈 |
分类: 投资经典 |

秋高气爽,又慢慢到了登山的季节,闲暇之时,自然便去登山。我~踏着~不变~的步伐,呵呵,一路小跑在烈日下。汗,轻轻敲打着地面……
这时身边呼地冲过去一位,我会心地对他笑了笑。为啥子?我知道,只要自己节奏不变,他会“等着我”的。不到三分钟,他果然呼哧呼哧地在不远处“等着我”。也遇到过高手,轻松超越过去,渐行渐远……这就是实力喽。联想到一朋友,哪怕是同样的标的,差不多前后建仓,可他就是不够意思,每次都比我赚得多。汗,少赚一点不行吗您呐。
一边跑,一边就YY起来。哎,许多名家,跑得其实还不如我身边的几个新股民快呐。我一邻居,这一轮愣是翻了两番,赚300%!您说说,那些名家大腕能行吗?
就说巴菲特和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老师本杰明·格雷侃姆吧,在1948夏天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3年的24年里总共增长了80倍,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0%。再说沃伦·巴菲特,四十年职业生涯,每年复合增长率平均也才28.6%。
不记得在哪里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做投资要厚实。金融市场逐利性,让投资人往往等不及观察享受复利的威力,一心想要速度最大化,岂不闻兔子未必跑过乌龟。
在投资这一不确定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信仰。面对不确定性的压力,没有信仰,神经不够坚强的可能会崩溃的。信仰就是投资者最后的依靠。知足知止,不空不满。
这时突发奇想,长线仓的持有过程其实不是登上顶峰,而是翻越一连串的山峰所组成的山脉。期间,一定要走下坡的,甚至会走到山涧下面去。扁平化看就是坐电梯喽,好像还有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意思在里面。真是奇怪,为什么不做波段呐?这样竟然也能成就一个股神巴菲特?可是,现实中,上一轮行情上来,掐指一算,“非卖品”股票的收益有时恰恰高于倒来倒去的股票。
------------------------------------------------------------------------------------------
人生如登山,你所能到达的高度,往往就是你在山脚时为自己的攀登所预设的高度。不敢把目光投向珠穆朗玛峰峰顶的人,是永远不可能登上珠穆玛峰的峰顶的。那些曾经征服过珠峰的攀登者,在攀登珠峰之前,他们的心早就无数次征服了珠峰,他们的目光,早就无数次越过了珠峰。
投资如登山,理想的买点自然是在高度离山谷不很远的地方,可是当报纸、杂志出现利多消息时,通常股价已涨到离山顶很近的地方。自己收集情报、在低价区买进、耐心等待,这是投资股票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