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方法的丛林
但凡进入股市的人,都想要从这里赚钱,于是投资者开始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找赚钱的方法,有高举“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有追逐“势能或动量”的趋势投资,还有寻觅重组线索题材投资,或者为了某次会议(比如低碳)某个文件(比如一号文件)等等的主题投资。各种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身在股市中的投资者,如同在“丛林”中行走。投资者在价值投资的理念指导下,深度研究基本面,然后买进某只股票,却因为“走势”很差,割肉或止损卖出。巴菲特笑话说:别指望买入股票,第二天就上涨。再或者,因为某只股票走势很好,“气势汹汹”而买进,然后开始研究公司,发现“真是一家好公司”(自我强化心理模式启动),于是继续买进,忘了“走势”已变,直到深度套牢,做了股东。这是几年前流行的一个被人笑话为大傻之一的段子:炒股炒成股东。
不对了吗?一定不对了,因为你或者割肉或者套牢,你在股市投资的“结果”是你没有赚到钱。你投资股市的“结果”说明:你投资失败。
方法都对,哪一条方法或路径不是这些股市大佬们天天布道讲的?但是为什么会失败? 我们回到起点,整理一下思路。或者,清理一下落叶,让道路显露出本来面目。
“目的”是分析的起点
有句古话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是以“利益”为目的,那么利益不在的时候,交往也不在了。想想我们自己活到今天,身边走过了多少人?或者,我们从多少人身边走过?当某种交往的目的消失的时候,是不是这人就不再出现了?其实任何事情的起点和结局,都能从“目的”上找到线索。
投资股市的目的是要赚钱,这就是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太大了,适用于任何投资,也不利于寻找线索。我们需要对你投资股市的目的再做进一步的细化,才有助于你仔细分析投资失败的原因。
用时间来给投资分类
这里我们对投资的目的用最关键的“时间”要素做一个分类:投资股市,你是要短期赚钱,还是要长期赚钱?或者这么说,你是想用赚短期利润的方式,不断积少成多,最终积累财富?还是不管短期如何,最后赚到钱就是胜利?两种目的就是两条道路路,一条在天上,一条在地下,只能二选一。
如果你是职业的投资者,你有时间也有技巧,比如能够“把握热点”和“感觉盘面”,但是你也很脆弱,面对“舞蹈”的盘面,套牢的痛苦和踏空的沮丧都令你倍感“生活无趣”,所以,你选择跟踪市场动态,聚沙成塔,积累小胜而成大钱。同时,严格的止损纪律,或许就是短线交易者保命的策略。这么说吧,你选择与“主力资金”站在一起,共同进退,一起“投票”,所以你关注“价量关系、趋势和题材”(参见花式五条投资真经)。至于公司的基本面,并不是影响公司“这一段时间”股价的关键要素,因为你知道“基本面”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即使巴菲特也同意:“短期来看,股市是投票机。”既然公司短期的股价由各路资金“投票”决定,那么“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就是你的投资方法。或者说,既然你是炒股票,就别往“股东”那里凑,公司的战略或者未来如何与你的这一单投资关系不大,因此,有大师说“千万别爱上你的股票”。
如果上面说的时间你没有,你也不是专业投资者,对盘面也没感觉,对套牢还是踏空也满不在乎。这倒未必是你心理功夫多过硬,只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你百分百放在“心”上的,所以,无所谓啦,反正我“了解”这公司,他们的技术能力强着呢,产品过硬得很,团队积极向上,早晚这公司会“好”起来。如此这般,你其实是在给公司“称重”。“长期来看,股市是称重机”。所以,你要做的不过是“长期持有”,但要保持关注,除非公司出了关键问题,否则,获利是迟早的事情。
可见,目的决定了你的投资方法。其实讲投资方法的文字,不是少,而是太多。每一条真经,每一句大师名言,听起来都有道理,但是为什么总在我们自己投资的实践中得不出好的结果?我看这里的核心是你要对自己的投资目的做一个明确,你是要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的话(也有人把它叫做“投机”,其实这投资和投机的不同名词也是一种干扰),注意投资者的“情绪”和“投票动作”;如果长期投资的话,一定要透彻研究基本面,这样才能“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大体来说,专业的投资者,因为对自己专业能力的高估,因为“排名”的压力,因为“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等原因,长期投资者不多,短期交易者不少。所以,这类型投资者研究公司基本面不过是为了寻找一个“投票”的理由,比如公司短期内业绩的大幅度增长的理由,所谓催化剂,直接的如产品价格上涨,就是个很好的“题材”。这也是一个很类似“长期投资者”寻找的题材(又是一种混合干扰迷雾)。不过长期投资者寻找的是产品价格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基础,比如“护城河”,而短期投资者只要供需的变化引起产品涨价就可以完成一个投资阶段,比如今年8月份以后的钢材涨价导致的钢铁股行情,不少机构在报告中这么写“三季度因为超配钢铁股而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有超配,那对应的就是“低配”或者“不配”,这算是短期投资的另一种表达。
在2008年的股市大跌之后,更有一种叫做“美林时钟”的投资理论被投资者大量关注和引用。熊彼特说过“周期是经济的核心”,经济运行必然经历衰退、复苏、景气(扩张或过热)、萧条(滞涨)几个阶段,所以投资者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进行不同的投资配置。
我们知道,实践一旦获得了理论的支持,那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于是,这投资时钟转得越来越快了:上半年超配某类,或者一季度超配某类。转快了的结果是换手率提高,短期交易盛行,券商赚钱。投资者能不能赚到钱,看你“抢钱”的能力了。理论是一定前提下客观规律的描述,但理论的使用过程却经常会“跑偏”,或者“左倾”,或者“右倾”,“中庸”最难。
长期还是短期,是个很重要的选择
其实在实体公司的经营方面也有同样的选择:你是要利用现有“资源”(比如关系,一朝权在手),抓紧时间赚到第一桶金,还是对你从事的事业理解深刻满怀信心要长久经营?因此,公司的操作也会体现出明显的“行为短期化”和“持续经营”特征,前者不在意“客户”的满意度,后者真的“视客户为上帝”。前者不重视员工发展,后者为开展员工培训,并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等等。
不过,话说回来,做公司的人哪一个不想“持续经营”?股市投资的人,哪一个不想短期获利,快乐投资,天天好心情?是,愿望是美好的。但回到现实,一定要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能干什么?”再加一个问题,那就是到了“公司战略”研讨会上了:我想要成为什么?可见“战略”这词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
厘清自己投资的目的,投资的时候记住了你是要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或者更具体到针对某一支股票,你是要是要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这个意义更加重大,对投资实践指导意义更直接),然后,把各路高手的“真经”归类。你若长期投资,就从“长期投资”的框里求取真经,你若短期投资就从“短期投资”的篮子里拿来工具。如果用错了,好比用种韭菜的方法去种果树,怕是难见“累累硕果”!
一年之计在于春,投资之计在于选择和坚持!
方向对了,获利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方向错了,就算之前获利再多也可能最后亏的一塌糊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