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高效,透明,阳光----苏宁电器

(2009-02-11 21:02:59)
标签:

苏宁

投资

巴菲特

长期持有

理财

股票

伟大的公司

杂谈

分类: 持有股票

巴菲特购买企业或部份股票的六条金标准:

巴菲特收购企业的标准20多年始终不变。巴菲特1982年起在伯克希尔年报中多次公开声明他想要收购企业的基本标准,该标准目前是六条:

一是较大的公司规模(至少有5百万美元的税后利润);

二是显示出有持续稳定的赢利能力(对未来盈利预测不感兴趣,对由亏转盈的“反转”公司也不感兴趣);

三是公司少量举债或不举债情况下良好的权益收益率水平;

四是良好的管理(因为伯克希尔不可能提供管理);

五是简单易懂的业务;

六是清楚的出售价格。

(赖良:良好的企业经济特征,这是阳性的一面;诚信能干的管理层,这是阴性的一面,虚拟的一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阴一阳之谓道.)

(1)股权结构完美,张近东做到了散财聚人.江苏富豪前100名中,苏宁有6位.高管们在1996年公司股份制和2004年公司上市,获得了许多股份.公司没有张的亲属.团队的执行力极强.而国美差的太远了.

 (2)张团队是在为理想而努力.要把苏宁打造成中国的沃尔玛.张63年生,才46岁,再干20年,没有问题.近距离看他的身体,很好,我学医药的,能看出点名堂.他个人没有传出有什么不干净的事,而黄光裕早就知道不干净.

 (3)商业模式极为简单,我们的上市公司中,几乎没有这样简单的了.每开一家店,就是在开一家收费站.至于电器的升级和变化是电器厂的事,和它没有关系.它只需找地方开店.美国的资本市场有个总结.100-200年来看,企业的竞争比的是什么?商业模式和商业团队.苏宁都占了.中国的市场还很大.由于它简单,才有高效;由于它简单,才有高确定性;由于它简单,才牢固.

      (4)百年的金融海啸是特例,不是常态.苏宁对经济的敏感,应该来说,过了这次的海啸,是不强的,由于有不停开店的支撑.所以现在的估值是低估(才17-18倍),应该40倍合理.稳当点也的30倍.如投资人看远一点,买苏宁挣钱,比什么都易.苏宁已经是垄断的,和龙头地位了.至少还有5年,它还是快速增长.

      (5)想象一下15年里,有什么能商业模式能取代它.没有.所以投资它,没有一点风险.除非中国有战争.如果中国有战争,你在中国投什么都赔,拿现金也不行.

      (6)苏宁上市后的股价

 

   时    

  当年收盘价

 复   权  

 2004年

46.20元 

 46.20元

 2005年

20.00元 

 90.10元

 2006年

45.40元 

 408.70元 

 2007年

71.85元 

 1293.40元 

 2008年

        17.91元          650.29元

 

 

盈利模式得到投资者的欣赏 :孙为民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业绩增长是投资者信心的根本。苏宁电器的净利润率不到2%。但是低利润率不等于低利润。苏宁电器通过规模销售形成总体高利润。加上苏宁连锁发展低投入、高周转轻资产运营,最终形成股本的高收益,为投资者带来效益的最大化。苏宁电器利润率很低,恰恰也提高了行业进入的门槛,对竞争对手有很大的封杀作用。

基础管理是强力后盾 :苏宁电器把家电连锁发展当作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长期事业来经营。不盲目发展店面的数量,而是把物流基地、服务网点、客服中心与店面建设同步配套,尤其是在支撑连锁发展的两个关键投入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苏宁电器更是不遗余力、超前投入。苏宁电器上市最初募集的4亿资金,60%左右都投入其中。

企业文化得到认同:“苏宁电器得到投资者认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苏宁的企业文化。”孙为民说。投资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苏宁和国美进行比较。苏宁和国美连锁发展模式接近,行业地位相同,最大的区别来自两个企业的个性和风格差异。国美以高调张扬、低价著称。国美的物流、服务托管第三方,经营团队取决于效益考核,不进则退,利于在短期内体现集聚效应。而苏宁以低调内敛、服务著称,苏宁的物流、服务全部自己包揽,注重考评经营团队服务品牌维护和基础管理执行,人员相对稳定。

5年内成为世界500强 :自5年前苏宁率先提出连锁的概念以后,又率先完成一类城市的布局。下一步,苏宁将在一类城市进一步完善布局,提高店面的运营效应。完成二三级市场的布局。提速发展,实现5年内成为世界500强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