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家在淮上 诗在河畔——首届中国(安徽霍邱)淮河诗会活动侧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美文收藏 |
5月30至31日,来自省内外的著名诗人、作家,从四面八方来到霍邱,与淮河零距离接触。5月31日,雨后初霁的临淮长堤上,空明澄碧,水草飘香;长堤下,玉带似的淮水滚滚而去,鹅鸭在嬉戏,沃野千里的大地上,荡漾着黄橙橙的麦浪,绿毯似的草地上,洒满了飞鸟与牛羊;伴着淮水流动的节奏,渔人撒下张张渔网,犹如辍在淮畔上一首首优美的动人音符……
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触动诗人、作家细腻情感,激发他们热爱淮河的创作激情。庆发集团柳编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的柳编工艺制品,或玲珑纤巧,或大气粗犷,或巧夺天工,让诗人们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当得知,这些大都是利用本地生长杞柳加工而成,经过当地群众创新,融入淮河文化元素,已发展成为柳编工艺品产业,而且由过去单一的100多个发展到八大系列20000多个品种,深加工企业拓展到深圳、东莞等地,产品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霍邱柳编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治淮丰碑前,大家聆听到,为保下游生命财产安全,霍邱数万儿女牺牲家园,支持国家治淮大工程建设,保淮河安澜时,无不肃然起敬。治淮工程也成为淮河儿女奉献牺牲精神的见证。
来到临淮岗街道田孝琴泥塑工作室,一幅幅用淮河泥土塑就的作品,或憨态可掬,或古朴凝重,或磅薄大气,个个栩栩如生,大家被淮河女子田孝琴对泥塑的执著创新精神深深感染了。
车子驶入临淮岗生态园,茂密的香樟下,凉风送爽,人工湖内,碧波荡漾,渔翁垂钓,飞鸟翔集。大家兴趣盎然地在禹王阁前合影留念。当得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大力发展淮河生态游,霍邱县临淮岗景区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一张名片时,无不对化淮河水患为水利的智慧发出由衷的赞叹!
参加诗会的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广东省东莞市文学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南飞燕》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柳冬妩深有感触地说:霍邱文化底蕴深厚,涌现了一大批诗人骚客,诗人韦丛芜的诗作曾经受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关注。特别是当前,霍邱有一大批诗人在支撑诗歌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长年在外的霍邱人,将继续关注家乡诗歌事业的发展,为家乡诗歌发展加油!
“首届中国(安徽霍邱)淮河诗会这个活动好,好就好在它以诗为媒,以淮河为载体,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辽宁省诗人、葫芦岛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白天鹅》诗刊社副社长沈锦绣感慨地说。
参会的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辽宁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韩传喜也动情地说,霍邱人杰地灵,英才倍出,作为一名多年在外的霍邱人,为家乡诗歌取得成就感到由衷地高兴和自豪。同时,也将继续关注家乡、宣传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淮河奔流千帆竞,蓼城盛开诗之花!”承办此次活动的《白天鹅》诗刊社主编、著名诗人胡世远欣然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作为霍邱人、性格豪放的他深有感触说,我是一名常年在外的霍邱人,能以“诗会”这种方式回报家乡,感到由衷地幸福和骄傲!也将在今后更加努力地把这个诗会办得更好!
合肥市诗人、肥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许泽夫说,以淮河为名的诗会活动在省、市、县乃至淮河流域都是第一次,它将在我省文学史和淮河文化史上抹上重重的一笔。
首届中国(安徽霍邱)淮河诗会由霍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主办,《白天鹅》诗刊社承办,六安市作家协会、《大别山诗刊》杂志社、霍邱县旅游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