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青年作家赵伊妮的评论----读《白天鹅的情人》有感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文收藏 |
很敏感的一个书名,眼前敞开的景象是有着双重内容的横断面:白天鹅的相吻和内心孤独的盛景。我这样诠释眼前书皮上一对正在低语呢喃的白天鹅。
我一意孤行的走近:如果一场大雪的不期而至,算得上是知情达意的探望,那么对于白天鹅的来讲旷日持久的等待终是在落雪的那一刻的繁花无数。但读完这本诗集以后,却又对此书名有了更深的理解。美丽的白天鹅是所有爱美者的追求,古今中外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那么,不妨理解为白天鹅就是胡世远老师在文字上面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
读胡世远老师的诗,你可以随处感觉到这是在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无论他的取材是爱情,亲情,生活还是四季风景。你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怀有诗心的男人在向你轻轻地诉说。他的文字就更像是他的一种心情,字字如水晶般透明,干净。他的诗歌没有大起大落的更迭,却也是从时间积累中,历练而出的。
“昨天在这里/曾走出一个个童年和少年/如风拂过一片片落叶/被吹得很远很远/只有你/原地不动/被远远地落在后面/等待着乡音未改的出现。”(《守望》)作为一个生活在辽宁的安徽诗人,作者在很多诗篇中暗喻了自己的思乡情怀。而读者在《白天鹅的情人》一书中,能嗅到作者较强的乡愁。我们紧紧地追随着作者,看到故乡是背井离乡诗人心中的泪水,行行热泪滑过故乡。故乡是诗人心底里的永远记挂。故乡是母亲倚门眺望的泪,故乡是父亲手里杯中的浊酒,故乡是酒,酒越醉,故乡越沉。然而作者却又没有直接的表达,只是把故乡拟人化为“你”,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等待着我的乡音未改的出现。
诗歌和艺术是需要天赋的。如果没有天赋,诗歌就是干瘪的,语言只是一件衣服,而灵性才是衣服里面的肉体
艺术就像准宗教一样,是需要虔诚和信念的。诗歌尤其如此。走这条路无疑是选择寂寞、选择艰辛。在我们这个纷杂浮躁的时代,一般诗人对诗歌的敬畏之心已日渐消退,做一个真正的坚守者难免孤独,但我与胡世远老师都深信诗歌是可以沉淀生活和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