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去的信念
(2009-10-15 16:58:30)
标签:
杂谈 |
重拾信念是现今职场进取和成功的关键。
在现今职场可能缺失了重要一环------信念,此项的缺失,那在职场可能将面临着“谁给加西亚送信”及”为什么要我给加西亚送信“的矛盾尴尬,罗文上尉时代的信念基础氛围已经过去,如何给当代职场重塑信念,那就需要赋予其更完善的内涵和诠释。
相互间的信任、相互间的宽容、相互间的理解。
首先是要在职场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信任有五种尺度延伸:正直、能力、责任、沟通、约束,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信任其实也是一种责任,把自己的约定当做一种大事,花朵因为有春天的信任才能绽放的如此绚丽多姿,高山因为有大地的信任,才屹立得巍峨壮观,小溪因为有大海的信任,才获得更广阔的生命,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
在职场中领导和员工真正信任度的建立:
(一)有朋友间的患难与共,要想互相信任,必须先有患难与共之心。
(二)有共同发展之志,这里所表达的是共赢方式下的结果,不能同心协力的发展,就无法真正取得恰如其分的默契,相互间的信任也无从谈起。
(三)利益共同分摊的公平之约,按合同里固定下的条约,其实也是对朋友对任何人都需公平遵守的前提保障。
(四)建立相互资源共享之约,你可以长期作为领导的额外信息分析验证者,同时,领导也要在信息验证后并实施有效的时候,第一个由你来执行和实施,你如果放弃,领导才可另行选择,以上几点的承诺与兑现,一如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君子协定,这需要心有灵犀的虚拟培养,如果以上几点能顺利的实现,那在职场中创造出互相信任的快乐氛围易如反掌,有了这个氛围加上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实施,相互信任将是永远的。
在我国古代的先哲中,曾子在《论语.里仁》篇曾这样概括孔子的总体思想:“吾道一以贯之,正是忠恕而已,为事恕,待人恕,正是圣人之道。”因此圣人云:“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非志同道合者一样宽待己出,犹如朋友般的信任体谅。
“宽容”是大家形容一个好上司、好同事心胸坦荡,有容人之量的代名词,虽然众人都能认识这一点,但做起来却何其艰难,为了他人、为了自己,我们都应该学会宽容,做到宽容,原谅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有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许你的宽容与理解,会赢得你的上司和同事更多的亲睐和机会。在我们所经历的职场中,有许许多多类似的经历,如果过多的牵涉于小事的计较与羁绊,最后受惩罚的往往是自己,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用事实证明凡是对金钱利益和小事太过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不幸的,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学会宽容也就学会了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在职场做出更明智的抉择。
在《致加西亚的信》中的罗文上尉,对于他的忠诚和最终完成使命肯定是毋庸置疑,但把此行为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行为意识里有相对的盲从性,而现代社会的人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全新教育和信息积累,应该说对事物的分析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所以对于二十一世纪的职场来说,相互理解也需要重新定义。在《论语.奉伯》里有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百姓的能力足够,就任由他去做吧,如果有所欠缺,那么就通过教化让他们知道,之后去做而不是什么都不让他们知道,在此处这句话放在今日职场中同样适用,只有这样才能在领导和员工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的通道。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良好的职场生态环境,有益于每一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以团队协作和互相理解为基础,豁达的宽容“异己”公正的看待“对手”,理性地面对得失,方可赢得更大的施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