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方素珍:为孩子播下阅读的种子
(2013-02-05 18:28:25)
标签:
方素珍花婆婆绘本文化阅读校园 |
分类: 方素珍的教育观点 |
若干年前,台湾某高中的一间教室里,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古代诗词的问题,并点名让正在看着窗外神游太虚的年幼的方素珍来回答。
不难想象,当年这个小姑娘的一脸茫然,她真的没有听清楚问题究竟是什么。
这时,老师会怎样做?
“方素珍,你很适合去写儿童文学类的作品。”
没有批评,没有指责,这句被老师回忆是“随便说说”的点评,听起来有点无奈。
但这句话却像一个种子,有一天,发了芽,改变了这个叫“方素珍”的小姑娘的人生之路。
“花婆婆”成长史
1975年,这个时间值得记录。
刚刚参加完台湾高考的方素珍,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儿童文学奖的一条征文启示,而且奖金很诱人。
她想起了老师的那句点评,“老师都这样说,干嘛不去试试?”
研究了一下儿童文学类作品的文体,她发现,与童话、小说这些耗费心神的创作比起来,童诗看起来很好入手,“就简单地几句话嘛”。
于是,她创作了20首童诗寄去参加比赛,竟然意外获得了佳作奖,还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3000块新台币。
得奖的时候,正是大学开学的时候,考上了台湾辅仁大学教育心理系的方素珍并不高兴,她觉得自己的这个专业“没意思”。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学校办了休学,用这笔奖金当经费,回去再复读一年。
这一次她的目标是师范大学的美术系。
又一年的高考并没有让她如愿以偿,不过好在一位老同学也考上了辅仁大学,“觉得有伴了,也认定了这条路”的方素珍这回踏踏实实的回到学校,从头开始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
上学、毕业、成家、生子,这中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没有从事与儿童教育有关的专业工作。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许就是,她从未停止写童诗,还经常获得各类重要的奖项。
时间来到1990年,此时绘本正大量涌入台湾,而热爱童诗、还想过学美术的方素珍自然地被绘本里多彩、有趣的世界吸引住了目光。她的世界里,又打开了一扇门。
又过去了三四年,在与绘本相识、相知的日子里,方素珍的生活有了一个重大的改变,台湾三之三出版社交给了她一个引进的书稿,让她做翻译。在这本名叫《卢菲丝女士》的小书中,一个白发苍苍、穿着斗篷的女士,到处播撒鲁冰花的种子,并被不理解她的人们叫做“怪婆婆”。
想到“卢菲丝女士”这样的称呼不符合中文日常语言习惯,方素珍在翻译中大胆的进行了二次创作,给这位女士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花婆婆”。
《花婆婆》的译文并没有给方素珍带来经济上的可观收益,却随着这部作品的广泛流传,给她带来了个人发展的重大机遇,那些热爱这本小书的读者们亲切地称呼她为“花婆婆”。更重要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她自己被卢菲丝女士所做的事情深深地感动了,她想,“我也要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我要做一名播撒‘阅读’和‘智慧’种子的花婆婆。”
关于创作
《不学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四库全书”的时代
教材与原作
虽然她最后接受了他人的观点:课文是在教小朋友语文,需要一种最规范的内容。但她同时坚定了自己的认知:要让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原汁原味。
大陆与台湾
1992年6月,方素珍参与成立了中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并当选第一届理事。
这位“从没想到自己的书会在大陆出版”的“花婆婆”,开始往返于两岸三地之间,忙碌的播撒着那些阅读和智慧的种子。
正是这种频繁的接触,以及全方位的感知,使得她对大陆孩子、台湾孩子,大陆绘本、台湾绘本的发展与个性有了独特的认识。
在方素珍的眼里,大陆孩子们能言善道,甚至有点早熟。而台湾孩子接受的早期教育比较多元,在1~3年级时看着还有点傻傻的,但他们会在随后的发展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创意。
在她看来,这与两地整体的教育理念不同有很大关系,“大陆孩子从升入小学开始就比较拼,但台湾孩子的学业压力小,他们过的比较简单。”
与孩子们的差异有着相似之处的,是大陆与台湾绘本出版界状态上的迥然不同。
“在大陆,有的出版社会一年出100本绘本,很多作家也很高产,我的步调比较慢,3年才出一本绘本。”在方素珍看来,大陆原创绘本的力量还比较薄弱,这与大陆绘本原创团队的创作理念、编辑思路、结构布置、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素养有关,大家都还有努力的空间。不妨放慢脚步,多读多看再进行创作。”
后记
母
我不喜欢这个日子
真的
每逢这个日子
我的眼泪就不听话
我不喜欢这个日子
真的
每逢这个日子
老师就要我们画妈妈
每逢这个日子
弟弟就画我的脸
再画上妈妈穿过的衣服
弟弟说
这就是妈妈
我不喜欢这个日子
真的
每逢这个日子
我就更想念
睡在荒野中的
妈妈
《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