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幸福地与孩子在书堆中成长

(2011-06-02 23:11:06)
标签:

转载

謝謝這位天津的媽咪  希望大家一起開心讀繪本

 

经常给逗逗买书,从婴儿时期刺激视觉发育的图片开始,到逗逗第一套绘本《小猫当当》,从逗逗只能躺在床上转动大眼睛追随图片到逗逗自己用手指着一本新书上的字自己读,我看到了可喜的进步。

 

但,我也迷惑过——她曾经有段时间非常不喜欢看书,以至于我怀疑她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甚至我也为此焦虑过;等逗逗喜欢看书了,我又担心给她买的书她是不是看不懂?是不是不喜欢?反正,胡思乱想的太多太多了。

 

直到上上周,我幸福地承蒙朋友的邀请,一起参加了市里的绘本阅读论坛,听了台湾大陆两个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的讲座,我突然对幼儿读书有了更新的发现和更深的认识,我那些胡思乱想,也都在这里得到了解答。

 

上午的讲座是台湾的方素珍老师。她已经年过五十,却依然怀有童心,而且这种感觉弥漫在她周身。她很快乐地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她著的书、她翻译的书以及她喜欢的书。

 

方老师提出:要与孩子共读,那样会让孩子有很大的幸福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学习的黄金时期是0-6岁,以后的时间就只能是补救啦!说的我汗毛倒立,这六年看来要好好抓紧时间了啊!方老师还提出一个观点我挺认同:她说,创意是最好的竞争力。的确是啊,现在很多事情都是依靠创意才能够生存并很好的发展的哦。读绘本呢,是培养创意最好的手段。人只读文字的时候,是只培养锻炼左脑的,而当一边看图一边读书的时候,就会左右脑同时活化的。

 

同时,方老师还展示了她自制的一些“异形书”,包括魔法书、玩具书、折叠书、三角书……哇,我才发现,为了吸引孩子,书原来可以是千奇百怪的呢,这本身就是绝佳的创意嘛。

 

方老师推荐的书:《蹦》《妈妈心,妈妈树》(这本看的我直想哭)《好耶,胖石头》(写的是方老师的儿子)《谁藏起来了》

 

下午的讲座是大陆的梅子涵老师。我一直以为梅子涵老师是个女的,汗。。。今天见面才发现原来是个看上去不苟言笑实际却无时无刻不冒出冷笑话来的老爷爷。他主讲的题目是“小图画书里面的大世界”。

 

梅老师语速很慢,但说出来的东西能把人笑翻,他自己却依然面无表情。。高手。。膜拜中。

 

梅老师说:你们给孩子看书,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从生下来,阅读就可以开始了!哇哈哈,这句话我最爱听,解决了我的疑惑。他认为,读书不仅仅是只要看书,还要拓展范围,带孩子去路上走走,“不要看养,要散养”,孩子在路上学习到的东西,是家长教不会的。

 

梅老师讲的一个故事很深刻:他女儿的同学,上高一时候看图画书被老师发现,老师怒斥、羞辱她“都多大了,你还看图画书?!”于是孩子心里很难受,看书也是偷偷摸摸的了。对图画书的兴趣,就被梅老师称之为“有点变态”的这位老师压制、扼杀了。后来,那个女孩子成绩似乎不是很好,也不太适应这样的老师、环境,去了新西兰上学。但就在前不久的地震中,那个孩子离开了我们。梅老师很难过,他觉得如果那个老师能够理解孩子,鼓励孩子读书,而不是打压她的话,她又怎么会去新西兰,又怎么会遇到那场地震呢? 

 

故事令我很伤心,也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曾经被一个不太正常的老师逼迫从而再也抬不起头来的时候。这个小女孩真的好可怜,看书是什么罪过吗?喜欢图画书为什么要被打压呢?

 

梅老师说,其实那些嘲笑幼儿读物幼稚可笑的人,反而是可笑的。不要小看那些图画书,那里面会有很多人生的道理,那里面的世界很大很广,所以,为什么要阻止孩子读书的?为什么要嘲笑孩子的图画书呢?

 

梅老师推荐的书:《换一换》 《两棵树》 《记忆的瓶子》 《小步走路》 《种树人》《长大做个好爷爷》 《爷爷变成了幽灵》 《你睡不着吗》 《敌人派》

 

真的很高兴能听专门从事绘本工作的专家为我们讲一讲他们眼中的读书、他们眼中的绘本。很开心!

 

临走的时候,在门外买了一本《根本就不脏嘛》,回家给逗逗,发现她见到新书时候的神奇原来是那样开心,这是我以前没有仔细看的,图书里面画着很多拟人化的细菌,逗逗在一个角落里面发现了“一个看报纸的细菌”,哈哈,这就是孩子锐利的眼光啊!我们俩指着那个细菌哈哈大笑,一起读书真的很开心啊。

方素珍老师在介绍《花婆婆》[转载]幸福地与孩子在书堆中成长

方素珍老师自己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异形书”[转载]幸福地与孩子在书堆中成长

[转载]幸福地与孩子在书堆中成长

梅子涵老师在讲课[转载]幸福地与孩子在书堆中成长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