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续一)
(2008-12-01 13:51:27)
标签:
实践作业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 |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类型、设计策略、内容和评价。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学生数学实践性作业的个案,形成“数与代数”实践性作业、“空间与图形”实践性作业、 “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实践与综合运用”实践性作业四个板块作业的成功案例。
3、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研究、善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的预期目标,本课题以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类型、设计策略、内容、学习评价四方面为抓手,开展研究。把数学实践性作业分为:调查性实践作业、操作性实践作业、探究性实践作业、应用性实践作业来进行研究。
调查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
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的作业。
应用性实践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
初步尝试从“数与代数”实践性作业、“空间与图形”实践性作业、 “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实践与综合运用”实践性作业四个板块上来探索作业的成功案例。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07年11月——2009年7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 2007年11月—2008年2月)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组织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 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 2008年3月—2009年2月)
根据研究预期目标、内容实施研究; 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 2009年3月—2009年8月)
对材料进行分析,写出总结报告,推广成果 。
六、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