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并校”之痛

标签:
民办教师校舍村民农运正规学校 |
分类: 时事 |
http://img1.qq.com/news/pics/16728/16728490.jpg
明知农用车不能载人,孩子们每天还是乘农运车到外村求学
上级的想法很高级,高到远远置于老百姓的想法之上。百姓们就是想不通,八九岁的小小年纪,为什么到了现在这个年代还得背井离乡到远处求学?况且,村里就有现成的校舍,有的才建成没几年。
于是,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村长和几名村干部到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老百姓的诉求。几经周折,毫无结果。
无奈之下,村民自发掏腰包为自己八九岁的孩子找了几个民办教师,本村的校舍又有了朗朗读书声。
时间不长,因为民办教师家庭负担重,不能保证上课时间;还因为自己无力配置教学资源,到期末结束考试时还得自己到公办学校低三下四让人施舍卷子,这时才想到自己办学原来这么难。心里越来越凉。
因为孩子上的不是正规学校,过了一段时间,家长也没有了原来的热情。于是八九岁的孩子也开始辍学了。心痛啊!
看看上图中违规载人的小四轮,看看开车司机那张无奈的脸,再看看乘车求学的天真的孩子们,那可是建设祖国的下一代呀!让我们大问一声:这一切都是谁之过?!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文化阵地,在全体村民的心里始终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撤并学校也可能会很好地利用教育资源,但村里的一所学校就是老百姓的精神希望、文化寄托···
后一篇:日偏食的艺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