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2013-08-06 17:08:11)
标签:

八仙台

大爷海

玉皇池

太白山

旅游

分类: 长线·游走中国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衙外

 

小引

 

其实,此行本应是去年夏天就完成的,然而,终因挤不出时间而停留在了口头。今年暑假一开始,我便跟儿子打气,今夏无论如何要成此行。所谓时间就像乳沟,想挤总是有的。何况我这大半年都没走过像样的路,光顾着长肉了,肚子鼓的像怀孕仨月,拍拍胸脯,乳沟两岸至少也能扣个A罩杯了。

也正是为此,此行名义上是我为儿子完成一个成年礼,而我私下里却想,哪怕为了填了这沟,也不能再推脱——当然,这话我是不会对儿子说,呵呵。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不约伴,不请向导,就我们父子俩,去完成铁甲树—拔仙台—下板寺的穿越,应该说,这个计划本身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从郑州到厚畛子的路上,我一直给儿子讲太白的自然条件和我本人前11趟来此登山所经历过的各种艰难困苦。没想到的是,我说得那么可怕,此行居然如此顺利。记得10年前,这段路我还走了3天,而此次两天便走完全程……无论如何,这应该跟我在铁甲树下山神庙所做的祈祷有关。周四那天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山神或许还惺忪,我则郑重其事地在庙前三鞠躬并投下功德,惟愿此行无风无雨,果然,除了第3天完成穿越后被困在红河谷景区有点受罪外,山上的两天,真是老天眷顾,偶有迷雾飘来,少顷即散;偶有狂风袭来,稍逊便止。


    归根结底,还是咱人品好啊!

 

 

 

插话


    夸自己人品好,还在于俺乐于助人。

本来,此行我是打定主意不约伴的,谁知道刚上火车便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电话,说是经太白向导岳建平的介绍,他们母子想跟我们父子一起登山……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对陕西铜川母子,母亲70后,男孩19岁,他们3年前曾从太白山景区方向上过大爷海,但没上拔仙台,自此便惦记欲像驴友一样穿越一次。此次他们在厚畛子找到岳建平,想请建平做向导,带他们上山。而岳建平是厚畛子著名向导,也是我结识了10年的朋友。我几天前便跟他说,要带儿子去他那里,他就顺手推舟把这对母子“转交”给了我,要我带他们上山。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这把我的计划全打乱了,更重要的是这平添了太多的责任和风险,因为他们不仅没有户外惊艳,也没有任何登山装备,连鞋都是运动鞋。然而,我终究不是一个会拒绝人的人,等辗转到了厚畛子的建平家,建平端出烫熟的包谷酒,几杯小酒下肚,我便接纳了这对母子。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说老实话,我私下本想,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上到山顶的,估计到了六里坡,他们自己就下来了。但没想到的是,他们愣是跟着咬牙走完了全程,虽然步履有点慢,但那样的条件,他们能这样坚持已实属不易。尤其是第三天,由于去年9月的一场大雨,眉县方向的太白山景区和红河谷景区道路垮塌,至今关闭,我们不得不在骄阳下暴走盘山公路数小时下山,他们几乎没什么耽搁,显示出超强的忍耐力,挺让人感佩。

12趟秦岭行——父子俩的拔仙台(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