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家大屋——澳门的“闺房”

(2013-07-04 12:12:34)
标签:

卢家大屋

大堂巷

大三巴牌坊

澳门威尼斯人

旅游

分类: 境外·花花世界

卢家大屋——澳门的“闺房”

卢家大屋——澳门的“闺房”

◇衙外

 

其实,我是误打误撞进去的,撞进去之前,完全不知道它居然还是一处世界遗产。

 

当然,仅看外表也知道这是座老宅,但究竟老到什么时候?回到酒店上网查:清光绪15年(1889年)落成的,为澳门二十世纪初商人卢华绍(卢九)的住宅。

 

当时,导游在大三巴牌坊下给大家“放风”,约定一个半小时后还在原地儿集合。其他人都跑去购物了,我则避开人流,专找僻静的巷子钻。印象中,我先在一条巷子的尽头参观了一所小学,又走过几家手信店,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一转弯,就进了那条不足百米的短巷子。巷子里几乎没什么营生,非常安静,假如能下场小雨的话,是很能营造戴望舒的《雨巷》那种气氛的。我刚想在街心的一条石凳上坐下,突然就看到了它。它一点都没有突出于巷内的其他建筑,但实在古朴得太“有型”。门口坐一保安正在看书,我勾勾头没敢进,哪知保安看我在勾头,马上站起来,躬身冲我来了个“请”的姿势,我才知道这座“私宅”是可以参观的。

卢家大屋——澳门的“闺房”

走进房内,先是一面影壁,影壁过去则是典雅、空旷的堂屋,之所以说它空旷,是因为偌大的堂屋内,除一扇镂空的屏风和几张古色古香的椅子外,别无长物。绕过屏风,牌位下也只摆了两把檀木椅子和一张大桌,且大桌上空无一物,仅在当间放一盆白花。这花没有一片叶子,花瓣大得夸张,如果我老眼不是特别拙,它应该是蝴蝶兰,饱满而不失素雅,在室内一枝独秀,且秀色可餐。堂屋一侧是天井,踱过天井是侧室,没想到侧室跟堂屋差不多,几张红木圆杌簇拥着一张大圆桌,桌子正当中也放了一盆蝴蝶兰。我崇尚简约,但如此“家徒四壁”的极简陈设,则未免过于“暴虐”,让你只感觉自己被这花儿所逼视,心灵竟有难耐的“竞相”绽放之感……其他房间也都是罄竹难书的简约,对建筑我一窍不通,那就照录一段:大宅反映澳门建筑风格屋内具有厅、房、厨房、杂物房等间隔,并布置着多个天井,便于通风和采光。整个中轴线上的空间是通透的,但有屏风隔断。内部糅合中西方的装饰材料和布置手法,既有中国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挂落、蚝壳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满洲窗、铸铁栏杆,两种特色装饰共冶一炉,饶有趣味。正面窗户全为葡式百叶窗,其中以上方左右两扇最为精美。窗扇以金属包角,百叶窗上加半圆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则是灰塑装饰。大宅独有的特色,反映了澳门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民居特点……

卢家大屋——澳门的“闺房”

其实,对于这座大宅有什么艺术考究,我并不关心,我只知道,如果可以把澳门这座奢华赌城比做一个珠光宝气、晔晔照人的“贵妇”的话,而卢家大屋则是她卸妆后宁静的闺房。而且我知道,在小小澳门,这样的去处并不少,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仁慈堂大楼等。正因见识了卢家大屋的典雅、素洁,翌日我专耗一天时间,把这些地方全部走了走,跟声色犬马、一掷千金的各大娱乐场相比,我以为这才是澳门的精髓。而正因澳门小,转完这些地方并不费劲,一天的时间还富余,却充分领略了这“贵妇”背后的端庄和安详。

卢家大屋——澳门的“闺房”

(2013年7月9日《大河报》旅游版已刊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