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哈巴的游记早就该在病床上写出,那几天啥事没有,净躺床上发呆了,但却由于疼痛和烦躁,却一点心思也没有。现在虽然还是“卧床”状态,但毕竟是卧在自家床上,心情好了许多,如此,登顶哈巴雪山游记和感言也就不能再拖了——
哈巴:5396米不是突破
◇衙外

哈巴登顶。左为临江仙,中为马大帅。
玩户外这么多年,我的兴趣一直在穿越而不是在登高上。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是主观上的:就我个人而言,首先,我觉得登雪山是件挺枯燥的事儿,无非就是爬啊爬,爬到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这的确“垫”高了登山者个人的人生高度,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但也仅此而已。其次,就乐趣而言,它远没有从甲地到乙地那种穿越途中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没有一群人说说笑笑的那份自由和浪漫,也可以这么说,同样是玩自虐,穿越玩得是一种自虐游戏,而登雪山则是一种自虐任务。这且不说,在某些时候,同样是自虐,登雪山甚至也不能与穿越的虐相提并论。登雪山说白了,是一个机械的抗高反过程,而且是有知的,因为目前国内的雪山登顶,基本都是有协作的,而非阿尔卑斯式的自助登山,这就事先预知了很多东西,少了神秘感。而穿越则是充满了未知,前途未卜的心理氛围更浓一些,也就更富有诗意,更适合抒情的本性。穿越途中,大自然像逐渐展开的花萼一样,直到向你敞开花心,而登雪山呢,费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顶,天气好了还行,站在山顶可极目四方,弄弄荡气回肠的壮烈,但就我登哈巴之前的两次雪山之行,皆没有这样的好运气,第一次是2005年登四姑娘二峰,上去之后是迷雾一团,除了同伴的脸,什么都看不到。第二次是2008年折戟在5780米的玉珠峰的“下颌”处,当时由于天还未亮,且风大到可以拿人当风筝放,更是什么都没看到,更别提视野了。

2008年10月玉珠峰C1
而此次哈巴之行,还是如此,登顶之后仍是迷雾,除了能看到山顶那个能证明你登顶的桩子,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相比穿越而言,我不喜欢登雪山,还有客观上的原因。目前,国内的雪山几乎没有不收进山费的,且都是那种打包似的收费,即一次性交多少钱给组织方,一路上的吃住行皆由对方安排,这虽然省事,但也丧失了自由度,一切都要听从向导和协作的,不能抬杠。这还不算,如今,随着户外队伍的庞大,费用也一个劲得往上涨,如我2009年登玉珠峰,一次进山费就达5000多元,而前几年登墓士塔格,不过7000来元,现已暴涨至2万余元,玩这个已经成了烧钱的游戏。我此次之所以选择登哈巴,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是国内目前少有的可自由登山的雪山了,协作费和环保费寥寥无几。
此其一。其二还有一个客观原因,那便是随着年龄增长,对自己的体力已越老越没自信,最怕跟玉珠峰一样,爬到5780的半道放弃,那真是一个很没有回味的过程。好在,此次哈巴之行,我轻松登顶,当然,这里有很大一个原因,那就是5396米的哈巴之于我而言不是突破,它只是一次习练。
好在这次习练,是那么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我2005年登的四姑娘二峰,到现在查,都不知道其准确海拔高度,有说5276米的,还有说是5454米的。其实,我宁愿相信它是5276米,比哈巴雪山稍低些,如此,我至少情感上也好接受一些。

2005年夏四姑娘二峰即将登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