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访稿:秦伏根——一个伞友的传奇

(2010-06-07 20:51:47)
标签:

滑翔伞

伞圈

铅块

秦伏根

郑州

旅游

分类: 差旅·走马观花

(像前两期旅游版分别做了山友和骑友一样,明日的“户外”版做的是伞友。此为我写的秦伏根采访稿) 

 

秦伏根——一个伞友的传奇

 

◇衙外

    
    3年前,记者第一次接触滑翔伞,就是在林虑山之巅,乘秦伏根的双人伞一气飞到了3000米的高空。当时,我俩像盘旋的双头鹰一样,在高空逗留了近一个小时。因为穿得单薄,直到我后来觉得冷了,他才载我径直滑翔到离崖下四五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降落。他的家就在那里,其父早早看到我们飞来,特意切好了一个大西瓜……因为当时头晕晕的,至今回想起来,还像是在梦中。


    其实,伏根到现在也才三十出头,但他已有了16年的伞龄,可谓中国大陆这边儿的滑翔先驱,在伞友中大名鼎鼎,是个如雷贯耳的人物!十多年来,他参与在世界各地举办的滑翔伞大赛,所得的各种奖项数不胜数,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家客厅里,一些奖杯跟茶叶罐子放在一起,更有的直接被堆在了墙角,可以看出主人对于这样的荣誉已经不太“珍惜”——实在是太多了,想珍惜,也珍惜不过来。


    伏根最早滑伞时才15岁,还在上初中。那是1994年,由于林虑山特殊的地理构造(与林州盆地截然分开,垂直高度达800余米),是一个绝好的天然滑翔场所,也是亚洲自然条件最好的滑翔基地。拥有这样一块宝地,却没有自己的滑翔运动员,怎么能行?于是,当时的林县体委就在当地招募一些孩子,来摸索着培训他们进行这项运动,伏根就是其中之一。而在此之前,他在空中俯瞰的这片山地,只是被他用于放羊。2004年,伏根在获得一届滑翔伞大赛冠军后,央视曾对他做过一个专题报道,节目的“过门儿”就是一个赶着羊群的孩子在山间仰头看着山鹰出神,并配有画外音,大意是:“这个放羊的孩子看着天上飞翔的鹰心里暗想,什么时候我也能飞到天上?”伏根笑着对记者说,其实,他当时哪有那么浪漫,他学滑翔伞,只是因为家境贫寒,到体校上学,好歹算是一条出路。


    也正是为了这条出路,伏根较别人更为刻苦地训练。当时的滑翔伞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而又因为他们都是孩子,伞大人小,为了配重,像伏根这样54公斤的体重,在孩子们里已算重量级了,居然还得再配上40公斤的水袋才能上天。可40公斤的水,实在占地方,于是他们就在腰里别上铅块来“压秤”。就这样,他每天别着铅块在山上起降十多次,一个月就瘦下来10多斤,无奈,在铅块之外,还得多加上10多斤的水袋。就这样,仅仅3年后的1997年,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滑翔伞世界杯赛上,伏根便获得了一个雏鹰奖。紧接着,在1999年福建连城举办的全国滑翔伞锦标赛上,获得了冠军。在此之后,他获得的各种奖项简直成箩筐,不仅享誉国内伞圈,在国际滑翔伞排名榜上,也是经常出现的人物。采访稿:秦伏根——一个伞友的传奇

    除了滑翔伞外,伏根还玩动力伞。其实,对于很多郑州人来说,可能没有见过他本人,但一定见过他滑着动力伞从自己头顶飞过。2004年,伏根获得全国动力伞巡回赛的总冠军,当时,郑州是大赛的其中一站,应相关方面要求,也为了便于更多观众观赏,伏根等几个高手,就从高空定点降落在绿城广场,让市民饱了一回眼福。除此之外,郑州上空经常会出现嗡嗡作响的动力伞广告,你以后记住了,那控伞的八成就是伏根——一个曾经的放羊娃,一个现在的滑翔伞和动力伞双料冠军,一个中国伞圈的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