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多为农村人

标签:
翻栏杆素质问题刘翔天桥郑州 |
分类: 态度·有感而发 |
“刘翔”多为农村人
◇衙外
今天看报,本想就市民素质问题写一篇文章,但下笔刚写两句,忽然觉得把“没素质”这顶大帽子都扣在“郑州市民”的头上,有人未免会喊冤——据11月30日《大河报》载,27日晚,警方加高了花园路上丰产路至农业路段的护栏,从原来的90厘米提高至140厘米,但仍然有冒险者不顾危险,翻越护栏。
我之所以写了两句,就写不下去,是因为我发现这里的“刘翔”多为农村人,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市民”,所以就素质问题来指责“郑州市民”,我自己心里也会觉得有些亏得慌。
有必要声明一句:我绝无歧视农村人的意思,正如老话所说,谁家往上翻三代,不是农村的?我们家不用翻三代,我父母那辈就是从河北的农村辗转走出来的。虽然我从小生在长在城市,但须臾不敢“忘本”。事实上,作为评论者,这几年来,为农民工权益呼吁的文章,我就写过几十篇之多。但一些问题,就事论事,你得承认,有一些不太文明的社会现象,的确是农村人居多。比如媒体曝光的行人翻越栏杆一事,你仔细瞧瞧这几张图片里的“刘翔”,仅仅从装束上看,就知道他们多为农村人。
看图三,乍一看,这俩姑娘的装束挺洋气,但细看,应该也是来自农村。
看图四,正在翻越栏杆的那个人,是哪里人不好说,我猜八成是城市人,但紧随其后的那一对男女,别看仅是背影,也很明显来自农村。
我需要再重复一句,我绝无歧视农村人的任何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其实,除了翻栏杆之外,在公交车上,我敢这样说,不给老人让座的90%以上是农村人。这一点,我不想跟谁抬杠,我说的只是事实!不信你到公交车上瞅瞅去。
当然,严格来说,这也不能全怪农村人,归根结底,这全是长期的户籍藩篱制度使农民得不到较为良好的教育给闹的——从这点来说,指责农民素质不高,还真有些不忍——同时也因为农民在农村无拘无束的生活,散漫惯了,到了城市,诸如栏杆这样的东西也就对他们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怎样才能杜绝行人在车流中穿梭“跨栏”?罚款、再加高、曝光还是建天桥?这是媒体给出的问题。“再加高”显然是太可笑了,莫非下一步还要给栏杆上装铁刺?建过街天桥非常有必要,但我敢说,你即使建得再多,对于一些人仍然不起作用。剩下的那就只有罚款了,尽管罚款不是目的,但在中国,你要想根除一些恶习,似乎也只能靠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