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自己曾亲见的一次汽车爆炸事件

标签:
成都公交车燃烧汽车爆炸事件碎肉雷管破衣烂衫杂谈 |
分类: 见闻·往事回首 |
想起自己曾亲见的一次汽车爆炸事件
◇衙外
今天一早起来,打开手机报,就看到两场灾难,一个是商丘、开封、济源等地昨天遭遇强对流天气,居然一下子死了22人,暴雨、大风、冰雹、雷击、小范围的龙卷风……触目惊心。另一个则是成都公交车发生燃烧事件,24人遇难,伤者也有近30人。赶快打开电脑上网看,进入关于成都公交车燃烧的新闻专题,发现好像最早用的是“自燃”字眼,后来才改成了“发生燃烧”——从“自燃”到“发生燃烧”
,这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远隔上千公里,个中原因咱不便瞎猜,但很明显,类似于“目击者称起火公交车爆满没能打开车门”这样的标题,这里面多少还是有点“人祸”的,而“地上有近30米长的带血的脚印”这样的描述,更不免让人惊悚,内心沉重而发紧。
看商丘永城大树被狂风摧倒的画面,我不免想起前天傍晚曾收到的黄色警报,当时我正在街上等出租车,正在看手机时,突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但好在没多长时间就已风平浪静,只是后来下了一场雨。印象中,当时的预报说就是上述地方,但实在没有想到时隔一天,在那里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一场灾难。而一幅幅点开成都公交车发生燃烧的新闻画面,我则不免想起自己曾亲历的一次汽车爆炸事件——那是1987或1988年,反正是一个冬天,正下大雪,而应该感谢这场大雪,它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那惨不忍睹的血腥场面,让人回忆起来,记忆里的那一片苍白,覆盖了许多恐怖。
彼时,我还未“下海”,正在郑州西郊的一家工厂工作,当时应该是下午4点左右,我骑自行车沿郑上路自东向西,快到印染厂门口时,忽听前方山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那声音一听,就知道不是谁在放炮,而应该是出了什么大事。当时正在下雪,车子不敢骑快,但因好奇心驱使,我还是尽量骑快往前跑,到了搬运三站家属院门口时,我吓呆了!
印象中,那是一辆郑州发往荥阳汜水的中巴车,我赶到时,那辆车已经面部全非,周围居民楼上的玻璃窗全部被震碎,冬天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碎肉,车外有被炸碎而抛出窗外的人的破碎肢体,这一条腿、那一条胳膊,还有半截半截的身子,有一人上身赤裸着倒挂在司机位置的车窗上,破碎的衣服遮盖了他的头部,惨白的身子在大雪下格外刺眼,而暗红的血正把路上的雪融化……我没有走得很近,只站在几米远的地方,透过已经没有任何玻璃的车窗往车内看,只觉得里面全是破衣烂衫,说句大不敬的话:就像一堆垃圾,但我知道那破衣烂衫下面全是几分钟前还活生生的生命,现在全成了碎肉……
附近站满了围观的人,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当时没有110,也没有120。人们被这样的场面直接吓傻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帮忙……
事后我得知,可能有人带上了雷管,但因为整整一车人全死了,这也只是一种推测。但从车的破损程度以及路边居民楼的窗户都被震碎上来判断,那应该不是一个两个雷管,而是一大包雷管。当时信息业实在不发达,我印象中这件发生在郑州西郊的惨案,过了几天,我所住的北郊附近市民根本不知道。而我记得非常清楚,大约晚上9点我又返回来路过此处时,当时很多警察已经封锁了现场,路边堆满了面袋般大小的白色的塑料袋,里面放的全是破碎的肢体,还有一些警察正用镊子在雪中夹起一些更小块的碎肉,当时都过去五六个小时了,爆炸的硝烟味已经散去,只留下越来越浓的血腥味,直让人想吐……
还是让我们回到正在发生的成都公交车惨案上来吧:“成都很多窗户封闭的空调车上都没有救生锤,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突然发生火灾),势必将造成悲剧和极大的损失!”这是《四川质量报》的一则最新消息,标题为《“救生锤”形同虚设空调车暗藏“杀机”》,看到这样的报道,我忽然想到我经常乘坐的郑州K39路上的车窗上的“救生锤”也早已经无影无踪,我估摸郑州市绝大多数公交车上也不会有!
人活着就是一个劫数,而一些安全措施和设施的缺失又减小了这劫数的分母。阿门!向悲惨的死难者致哀,但仔细想想,谁能肯定自己不是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