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做好应对另一场雪灾的准备
◇衙外
还记得今年年初吗?一场罕见雪灾让半个中国几乎陷于瘫痪,火车受阻,汽车受阻,飞机受阻,电送不上,如湖南郴州,整个城市8天8夜陷于一片漆黑之中;水供不及,如湖北武汉,江岸区10多万人11天无水可用……没有人会期望这一幕再现,但老天爷却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2月4日,中央气象台在10时和18时两次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全国大部分地区正遭受近年来罕见寒潮袭击。最近几天内,剧烈降温、暴雪、沙尘、大风天气还将席卷全国,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以上,甚至超过14℃。至5日,全国已有26个省市发布寒潮预警信号。
我注意到,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橙色警报当中,再次使用了“罕见”这样的词。而我们还记得,今年年初的那场冰冻灾害,被称为“50年一遇”,当时专家就说,这样的天气虽然不多见,但由于全球变暖等因素,正在改变雪灾等气象灾害发生的地域、频率及强度分布。这也就是说,曾经罕见的恶劣天气,恐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12月5日,如橙色警报所预报的那样,猛烈的大风、雨雪、降温天气果然降临于我国中东部地区,而对于这次“超强”寒潮天气,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赵鲁强认为,本次强冷空气过程是近几年来同期最强的一次,此次冷空气在强度上创造了纪录。这样的结果难免令人担心:假如如同今年年初那样大范围的冰冻天气再现,我们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在今年年初的雪灾考卷上,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很不尽如人意,据有关资料显示,仅仅雪灾的前18天,就导致我国经济直接损失220亿元,而我们至今还记得当时滞留十几万旅客的广州火车站的混乱局面以及壅塞在各条国道和高速公路上长达数公里的车龙惨象。应该说,面对一场罕见天灾,我们的猝不及防是情有可原的,但同时也不得不指出,之所以出现那样的狼狈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跟我们准备不足和掉以轻心有关。如一些地区的供电铁塔被积雪压塌,后来证明是因设计负荷过低或质量问题,而有的城市自来水主管道被冻裂,也跟相关部门没有做好积极防范有直接关系。
由此,当前寒潮又至,我们有必要提醒各有关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各项准备。针对此次寒潮,中央气象台已经指出,不排除局部地区再现冰冻天气的可能。那么,我们则必须抱着这种“可能”随时“兑现”的心理来做好防范。比如铁路和公路部门,要事先将有关应急和防范措施及除雪、除冰设备落实到位,而供电和供水部门则更要提前检查线路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该整改的整改,该加固的加固,只有这样未“雪”绸缪,近期或近几年里乃至更远的将来,我们才不会再现那曾经的慌乱和狼狈。
(2008年12月6日《青年时报》已刊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