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马累
牛筋(撰文/摄影)
浩瀚的大海里洒满了碧绿的翡翠,婀娜的椰树在不停地摇曳着,拍岸的海浪轻轻地低吟,清凉的海风拂面而过。这是人们对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秀美风光的描绘。马尔代夫,一个很熟悉的名字,一个我十几岁时就听说过的地方。这几年来,随着马尔代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个名字也来越响亮,很早就想到马尔代夫走走。国庆期间,终于来到马尔代夫,当然这次马尔代夫之行不是一般的陆地游,而是跟随着游艇去潜水。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八九天吃住全在游轮上,游轮把我们带到各个潜水点附近,然后下到海里潜水。
坐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航班到达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时已是夜晚十二点多了,找到预先定好的酒店住了下来。

P1
晨曦,东方吐出鱼肚白。

P2 一群鸽子飞翔在旭日东升的蓝天里。

P3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七点钟左右,海边浴场就已有人在游泳了。

P4
我们下榻的酒店旁边的马路上,传来了阵阵喧嚣声。我习惯性地背起我的相机,走出酒店到马累街头逛逛。

P5 马累是马尔代夫的首都,行政机关都坐落在马累市。

P6
在市政广场上的上空飘扬着马尔代夫的国旗。

P7
马尔代夫是由多个岛屿组成,船是岛与岛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机场就坐在一个小岛上,从机场到马累市也要坐轮渡,行程约十分钟左右,船票2美元/张。

P8
既然船是主要交通工具,消防船就必不可少。

P9 岛与岛之间的交通,除了船外,那就是这种小型客机。

P10 不用说,看到这样的建筑物,
就知道这是一座清真寺。马尔代夫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P11 戴头巾是穆斯林妇女最明显的标志。

P12 穿着白色校服再披上白色头巾,只露出黝黑皮肤的脸庞,两者反差极大。

P13

P14
空中小姐坦背露脐的装束与传统的伊斯兰妇女服装判若鸿沟。

P15
虽然是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度,穆斯林也离不开爱情。这一对情侣在码头边上卿卿我我,相互拥抱,看到我拿着相机对着他们,他们也觉得不好意思。

P16
马累的生活水准相当于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水平,街上停着一串串的摩托车,可见马累的交通工具以摩托车为主。

P17
军人也骑着摩托车办事。

P18
马累的街道都非常窄小,仅能通过一辆汽车。

P19
有些小巷仅供行人和摩托行走。

P20 狭窄的街道两旁是一至三层的民居。

P21
其中不乏一些豪宅。

P22
街道里面大商场不多,这样的小商店倒是不少。

P23
这个应该算是马累最大的超市了,超市的收银台也就只有两个。

P24 马尔代夫是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国家,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店随处可见。

P25 当地的居民都非常热情友善。与他们打个招呼拍个照都来者不拒。

P26 马尔代夫不产任何粮食。除了旅游业之外,渔业应该是马尔代夫最主要的产业。

P27 捕捉到重达五六十斤的吞拿鱼那是家常便饭。
P28 这样的鱼在马累也只能算是小巫。

P29 鱼市场就在码头边上,捕到的鱼立马拿到市场交易。

P30
生活在群岛中,浩瀚的海洋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生物,垂钓成了马累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一垂钓者一早就来到海边,投下简陋的鱼丝钩,俨然一副姜太公模样。

P31
而这位壮汉,则双手紧握鱼竿,把电子鱼饵奋力向远处投去。

P32 雨水渐渐洒落下来,海浪湮没了礁石,打湿了裤脚,渔者无所畏惧。

P33
今天运气不好。据这位钓鱼者说,运气好的话,可以钓到将近一米长的大鱼。雨越下越大,此君只好骑着摩托车打道回府。

P34 阴雨连绵不断,路边的行人在屋檐下避雨。

P35 等不了雨停的人只有冒雨行走。

P36
雨天风情

P37

P38
这小伙子来到海边看到海浪适合冲浪,赶紧脱衣服去冲浪。

P39
即使下着雨,冲浪者仍一往无前,一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气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