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过老(过旭初)有师徒之实,却没师徒之名,因为没有正式教过我。小时候我家离他家很近,都在南池子的那条胡同里,这么我总去他家下棋。记得从让六子到分先,至少下了几千盘棋,可惜棋谱没能留下一张。大过老的棋风细腻,想来我的棋中,包含有大过老的智慧。
从人品到棋品,大、小过老都是我尊敬的人,不过大过老不是没说过“谎话”,而且说的相当的经典,现在起来也非常有意思。背景就是哥俩在北京经营的“四宜轩”初见效益,结果发生了“七七事变”,等日本人进了城,那根本就呆不住了,简单安排了“四宜轩”的后事,哥俩一合计,向老家(安徽歙县)跑吧!
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被围成铁桶,想出去,必须有通行证,这东东老哥俩肯定没有,只能硬着头皮向外闯……
没通行证的后果可想而知,加之语言不通心中畏惧,老哥俩顿时慌了手脚,这时有个小队长朝他们这边走来,估计来敲定抓还是不抓。
过去中国人下棋都是大杀大砍,以吃子为主,后来小过老通过研究日本棋谱,领悟到那个年代日本围棋理论的高明之处,也带动了整个中国围棋棋风的转变,因而小过老在中国围棋理论发展历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然精研日本围棋,身上不免带有几本日本棋书,千钧一发之际,小过老果断的从包出翻出一本“棋道”朝着小队员挥动了起来,加上大过老的几句不成熟的日语,气势汹汹的小队长立即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翻着“棋道”,小队长发话了:“你的,什么的干活”?大过老边说边比划:“我们是棋手,约好了出去下棋。”一听是棋手,小队长的态度缓和了很多,“你的,棋,段位的有”?
大过老估计到这小队长可能也是个棋迷,当即趁热打铁、乘胜追击,“我和日本的桥本宇太郎下过棋,三段水平,这书是桥本从日本寄来的。”应该是这个三段让小队长彻底崩溃,本能“咔”的来了个立正,“我是冈山县的木村,业余一级,请多多关照”。
后来小队长又提起了吴清源,表达了敬佩之情,尔后不仅亲自将大、小过老送出关卡,同时给开据了一张通行证。凭证这张通行证,大、小过老连过关卡大小十七道,一口气冲出了北平……
一本棋道,救了大、小过老的命,可还是这本棋道,后来差点要了大、小过老的命。有时间再说说大、小过老和一本棋道的灾难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