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聂卫平聂卫平围棋道场定段赛骨龄门体育 |
分类: 锐评棋事 |
我国,前后成为职业棋手的大概有300多位。这300多位中,至少有1/3属于不活跃棋手,中间的1/3,平淡无奇,比赛棋也少,只有顶尖的1/3,大致以能参加到围甲队伍里为一个标志,这100人才是现今逐鹿中原的主角。可我们有14亿多人,你的孩子最后能不能进入到这100人中,谁又能说得准?
要想“拔尖”,首先需要合理的训练方法,同时还离不开一点点的运气。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不要让孩子一门心思全在棋上,在学棋的同时,决不能孤注一掷,荒废学业,豁出去了,要知,学棋并不是赌博,要有科学的管理和理性的对待,人生一样要有大局观。
因为要定段的小孩太多,也因为确实有伪造年龄的情况,所以才有了“骨龄”测试。这种测试有自身的科学依据,不过肯定会有“错杀”的情况,反过来同样会存在“漏网之鱼”,不可能尽善尽美。不过,一旦它成为了一条“法”,即使暂时有瑕疵,我们也要去遵守。可能真被“错杀”的,或许这辈子走不上职业围棋的道路,但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就此停滞,他还可能会绕个弯,继续往前走,人生毕竟很漫长;而那些所谓的“漏网之鱼”,进了这扇门,大浪淘沙,一样需要的是加倍的努力,能不能“钻”出来,这都很难说。“骨龄”测试最大的作用是将可能是1000人的规模,这没法弄,压缩到了400人左右,因此,这项措施有它实施的合理性。补充一点,棋力所及,和入段年龄大小无关,大器晚成的有的是,我个人希望能储备更多的好苗子,做到“一网打尽”,但现在的条件不允许。
硝烟过后,“几家欢乐几家愁”,在这次“骨龄门”折翼的19个孩子中,有几个是我“聂道”培养且非常有希望的,突出的马天放和卢天圣。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小棋手,之前的“丰城杯”,马天放是第一,卢天圣第三,在我道场学了不少年,完全有实力冲的,很可惜。不过,不管是这次还是曾经,所有那些因“骨龄”而断翅的鹰,至少我希望他们后来都能是鹰,即便不在围棋圈,在别的行业里,一样都能够展翅高飞。还有如果是金子,在业余圈里一样能发光,如果你够行,从业余转到职业的先例也是有的,当然有很多专业棋手最后也转业余的,最关键的是,“定段赛”只能影响,却不能左右小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