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唐莉漂亮,这我倒没觉出来……
众所周知,唐莉是我收的第一个女弟子,前几年有个叫孟昭玉女棋手要拜我,当时正巧赶上个比赛,她拿冠军,我答应收,如果不是,那只能说她没这个命了,最后她得了第二,既然之前说好了,这事只能作罢。唐莉,作为我第一个女徒弟,希望她好好表现。
“艺”门,有自己的规矩。
“拜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位置很重。不论是过去,还是当今,“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话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耳边。因为是传艺,之后大都存有竞争,关乎饭碗,所以在过去,“拜师”可不能被小觑,这里面牵扯很多事。
先说说“称谓”的问题。现在很多媒体将“师父”“师傅”混淆,令人没法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话说的很清楚,“师徒如父子”,这是中国人几千年在骨子里就默认的事情。所以,但凡有传艺的事实,一般可称作“师父”。不过这里面有区分,“标杆”是有没磕头或递贴。没磕头的,没递贴的,没有资格叫“师父”,大都叫老师,老师跟外人介绍的时候,也说,这是我学生,但不会说这是我徒弟。只有磕了头的才叫徒弟,那地位就完全不同了……如果再往里探,就要说传说中的“内弟子”。现在,男人往自己的另一半叫“爱人”,不过在古时候,男人的另一半称谓是“内人”,由此可见,“内”字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所以,严格意义上的“内弟子”,大都要住在老师家里,天天调教,刻刻不离。像日本的木谷(实)道场,小林光一、赵治勋、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加藤正夫、石田芳夫都住过木谷(实)家里……还比如我的老师过惕生就曾在我家里住三年,我小时候一有空就去过老那边,最后我妈误会我变心要给“小过老”当儿子……得有这样的关系,才能称之为“内弟子”。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到老师家去学的情况,只有这样的才能“内弟子”。而这个“师傅”大都用于手艺人,修车的,剃头的,戏园子,厨子,澡堂子的,跑堂的,瞭高的……叫这些人的时候大都用“师傅”。从现代汉语的发展上看,“师父”和“师傅”在大多数的时候可以通用,不过这里面的味道千差万别,就像都做一碗汤,你做的能喝,但是,好厨子做汤一定是不咸也不淡的……
唐莉想“磕”(头),是我阻止的,我说鞠躬就可以了……我觉得各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宜太过刻板,不要为了什么,而做什么,将心比心,贵乎知心。围棋不同于戏曲、武术、相声这些这些传统门类,他们那些“艺”是保密的,如果平白被别人知道,这东西就成人家家里的了,回头他也不承认从你这学的,人家说是祖传的,此外,这还可能影响你的饭碗,谁都知道“物以稀为贵”,我有人家没有的,这才能生存,所以那些门类的保密是可以理解的,非我族类是不能传授的,自古如是。
先到这里,下回说说,为什么围棋界不宜行“跪叩”之礼,还有就是我为什么收了唐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