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寻梦记
hewen撰稿
——33年后重游老部队
liusu修改编辑
山东省淄博市的周村,曾是一座著名的古镇,中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素有“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等美誉,并因为“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货聚焉”而被称为“旱码头”。1970年初春,我所在的199师调防到周村,我在周村工作生活了8年,退役离开那里已有33个年头。http://s4/middle/5d75a85fha2ffa2953db3&690
在周村当兵时所在的师医院3所医护人员合影
在郑州的老战友高建景听说我们要回周村老部队,立即发来邮件感叹了一番:“到周村去,这个想法太好了。你有多久没有去过周村了?我和晓霞可是一别三十六年了。到周村去,那是去寻梦呀,在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梦!说起周村,我脑海里就有往事,就有数不清的图片,这次去了你替我好好看看它。”
建景满怀深情地回忆:“部队调防周村新建医院,我们当过油漆工,那里的门窗都是我们刷得,不信你问问翟利亚,她一定不会忘记。我记得医院的大门和院内的小路,二所三所紧挨着的女兵宿舍,宿舍房间里的布局{谁挨着谁我都记得},廉为民、范改兰的小单间,还有咱们的食堂,咱们洗刷的地方等等,我都历历在目。还有,再去看看爱国大队吧。咱们医院所在地怎么也算是地主家的老宅子吧。我记得我们所的女兵宿舍{那年生了臭虫,我和翟利亚我们几个把床板抬在院子里烫臭虫}、值班室那一层层小院;记得我们排队去吃饭的石板小路、食堂门口的压水水井等等,你去了都拍一拍吧,回来了再写一篇纪实写照留念,让我们欣赏欣赏。假若不是要上班不好请假,真想随你一起去,飞翔一下心情。你们去逛逛周村的街,看看当年宣传队住过的小木楼{解放前是妓院,据说现在作为古建筑不让随便出入},我曾经在那里住过一年。另外,一定去看看司令部大院,那所德国式的办公大楼……”
如今仍在周村的老战友还不少,只是一些老院长、老所长和老医生大都是年老体弱了经不起情绪激动,我们不忍心打扰他们。
李义贵医生是周村199师医院老战友的总联络官,南来北往历届战友的联络信息全掌控在他脑里。70多岁的人啦,依然思路清晰敏捷,在淄博定居的医院老人们,有事情都会去找他商量。我们这次回去,食住行的全程安排,都是李医生和冷成山医生事先安排好的。正在福建旅游的199医院前任院长、老战友刘可敬,听说我们要去老部队看看,立马电话遥控安排了接站事宜。
酝酿了好久的故地重游计划终于得以实现,老范、鲁燕、利亚、怀玲和我,五个奶奶、大妈级的老战士小分队,于5月5日上午乘和谐号动车向周村进发。
199师如今已缩编为一个旅,驻地迁到张店区。旅医院王副院长(赛院长在做手术)和张所长亲自带车接站,把我们接到医院。同学兼战友薛建华也赶到火车站接站。
午饭是在医院食堂吃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不比大饭店差,很难想象是出自医院战士炊事员之手。想想我们当兵那会,就盼着过节会餐打打牙祭。今非昔比啊。交杯换盏中,新老战友共叙友情,讲述199医院的变迁。隔代的战友更有朝气,更富有创新精神。
http://s9/middle/5d75a85fha2ffd0180098&690
坐上旅医院接我们的新救护车
http://s2/middle/5d75a85fha2ffcde36b41&690
与赛院长等医院领导合影留念,背后的匾是一位台商送给赛院长的,以感谢救命之恩。
饭后医院派车把我们送到周村老营房。李医生,卢医生早早在候着我们,车一停下,大妈们欢呼叫嚷和老战友握手。卢医生曾经是我的卫生员教导排排长,当初可恨死他啦,没白没黑的训练,搞突然袭击的紧急集合,折腾的我们直骂娘。
http://s12/middle/5d75a85fha33701cea7bb&690
拉练途中的宣传鼓动,打竹板者为翟利亚
http://s10/middle/5d75a85fha337057a9779&690
翟利亚和王道利医生到农村巡诊送医送药
我们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部队里度过的。新兵训练的严格,拉练的艰苦,医疗业务的操练,严谨的纪律-----让我们身体和心灵受到良好的锻炼,终身受益。http://s6/middle/5d75a85fha2ffd9acd345&690
李医生、卢医生赶来迎接我们
http://s6/middle/5d75a85fha2ffddb35e55&690
30多年不见了
http://s3/middle/5d75a85fha2ffe85cdfd2&690
这不是“小齐”吗!
http://s4/middle/5d75a85fha2ffec1e3093&690
久别重逢,真高兴!
追寻着怀旧的梦再次回到周村。部队整编后撤出周村,老营房已闲置多年。以往那庄严肃穆的司政后机关大院,已是杂草丛生,斑驳破旧,大院里惟一遗留下的礼堂也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40年前,我们列队雄赳赳,气昂昂到礼堂开会听报告,看电影,看节目。20年后张所长一代在礼堂高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那年代,部队礼堂也是周村大街上一座闪亮的地方啊。
机关大院对面是家属楼。我曾工作的机关卫生所(五七制药厂、澡堂、家属院所在地),也衰败的不成样子。这里可是周村的黄金地段,据说已列入改造规划。http://s6/middle/5d75a85fh76b336298dc5&690
师部大门成了这个样子
http://s9/middle/5d75a85fha2fffbe56118&690
师部大院唯一健在的大礼堂
http://s7/middle/5d75a85fha3000324b0f6&690
以往整洁的机关家属院破败不堪
http://s14/middle/5d75a85fha3000e31698d&690
家属院的大门
http://s3/middle/5d75a85fha30025105252&690
机关食堂
http://s10/middle/5d75a85fha3002f209479&690
走在面目全非的师部大院里,感慨万千,心中不禁涌上一丝丝的悲凉
在荒无人烟的老医院,门前曾和利亚照相的大雪松早就不见了,门诊楼大门紧闭,病房楼破门烂窗勾起我们往事的回忆,忘不了多少次值班穿梭走过的路,忘不了早操和晚饭后在病房后面的自留地辛勤劳动,忘不了休息日集体宿舍门前挂满的清一色洗涤干净的绿军装,忘不了前排干部宿舍饭点时分飘来的阵阵饭香味和孩子的哇哇吵闹声,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眼前定格。人去楼空的医院让我们梦醒时分。http://s14/middle/5d75a85fha30040fdb51d&690
医院门诊楼大门紧锁,已弃用多年
http://s13/middle/5d75a85fha30046bb102c&690
在回忆中找寻过去熟悉的地方
http://s15/middle/5d75a85fha3004d0275ae&690
病房大楼的后侧
http://s10/middle/5d75a85fha30053482919&690
医院食堂和军马所
http://s6/middle/5d75a85fh76b33c0a12a5&690
我们曾住过的宿舍,小白杨长成了粗大的窜天杨
1978年的唐山大地震,冷医生率队去河南接送病人,抗美援越时李医生率队奋战在前沿阵地抢救伤员。大难不死的战友们为开国第一师增添了抹不掉的功绩。如今的他们在安详度过晚年生活。变化不大的王保治所长,慢声细语幽默的董厚俊医生,大伙儿畅聊昔日的趣事:下乡到农村医疗队的巡诊和拉练路上的翻山越岭,到老乡家的访贫问苦,实战情况下野战医院的战术演习,老医生们青年时代找对象的烦恼喜剧,说不完的旧事,聊不够的话题,往事仿佛就在昨天。http://s5/middle/5d75a85fha30061ac9984&690 老战友们坐在一起,畅谈往事
http://s11/middle/5d75a85fha300645c70fa&690
把酒一杯,追怀我们的过去,共祝美好的未来
下午,我们游览了古镇景区。进了景区大门,就是我们曾经居住过的大街,如今成为4A旅游景区,是山东省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被中国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博物馆群”。1970年部队换防后初到周村,医院就设在这条街尽头的解放前曾是地主大宅子里。记得值夜班时,打着手电顺着七拐八拐黑洞洞的小窄路,到深宅大院的各个病房给伤病员测体温,打针,服药,观察病人病情。现在医院门诊所已沦落为居民院,房主听说我们来看故居的,热情的邀我们进去坐坐。医疗二,三所的大院子早已翻盖成楼房。狭窄的十字街丝毫看不出曾经有过一支开国大典第一师师医院曾经驻扎过。
现在,参观老街得花银子才能进。谁曾想到医院院部和女兵曾住过的院子,成了《大染坊》,《旱码头》等影视拍摄基地。踏上窄小的楼梯,曾经是大通铺的女兵宿舍,被隔断成为放置货物的仓库。过去视而不见的临街老房屋,今天是供人参观的景点。街道两边修缮成古香古色的老字号店铺,散发着远古气息,唯一没变的是狭长的石板路。http://s14/middle/5d75a85fha3006a33a65d&690
周村老街外的景区大门
http://s3/middle/5d75a85fha3006e84ee32&690
老街里基本保持了古镇的原始风貌
http://s4/middle/5d75a85fha301640482e3&690
调防周村初期师医院院部驻地
http://s13/middle/5d75a85fha300815eea3c&690
未改造的老街,十字胡同的路牌依然还在
http://s6/middle/5d75a85fha300bcfc32a5&690
调防周村初期医院大门,这里拍过电视剧“大染坊”
http://s12/middle/5d75a85fha300902c5ddb&690
当年活跃在这所院子里的小女兵,如今都老了,这里留下了太多的青春记忆
http://s8/middle/5d75a85fha30093d99ae7&690
现在叫做大染坊的二楼,过去曾是我们的女兵宿舍
http://s14/middle/5d75a85fha30096c09e6d&690
现在的楼梯换成新的啦,我们那时爬的楼梯可是颤颤巍巍失修的老楼梯
http://s9/middle/5d75a85fha30099c054c8&690
二楼的大间女兵宿舍现在隔成了仓库
http://s12/middle/5d75a85fha3009dbec35b&690
景区里也搞了一些民俗物件展览
http://s6/middle/5d75a85fha300a81324e5&690
这位老先生在票号里代写仿古票号会券,赚些游客的银子
带着故地重游的无限感慨和再一次离开故地的惆怅,我们踏上归程。刚到家的游海华,匆匆赶到火车站和我们见面。不说话先笑的海华早就升格奶奶高级职称,退休后的海华上老年大学,照看老娘,生活的很充实。
再见!周村。再见,老战友们!http://s4/middle/5d75a85fha300b058e1a3&690
当年一个锅里吃饭的战友,如今依旧精气神十足。
http://s7/middle/5d75a85fha300b5ca7f56&690
海华赶到车站送我们,依依惜别,情意深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