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之解读刀郎“罗刹海市”

(2023-08-30 16:37:15)
标签:

杂谈

娱乐

文化

分类: 天外杂谈
我之解读刀郎“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本为清代蒲松龄之作《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故事,小说直白说一个青年商人马骥的奇遇:海外有大罗刹国,以丑为美,越丑者越居高位;如马骥者,虽能歌舞,但因美丰姿,少倜傥,被视为妖怪。马骥在海上遇台风不死,被冲到这个国家,为了生存,只好以煤涂面丑化自己,且展示技艺而悦国王得恩宠,官拜下大夫。奈何底子被人所知,朝臣不与款洽;马骥看到被孤立,害怕国王知道有生命之忧,于是上疏要求休假,并借此由离开大罗刹国。随后前去海市,遇龙女青睐结为夫妻。
蒲公本是是借故事讽刺官场,但被罗林同志巧手刀斧,借名整词谱曲,音乐无国界,一时哄动国内外,引众人传颂解读,连互联网上不加前、后缀,捜《罗刹海市》出来的就是刀郎的歌。其实,该歌就是借名,并没说到海市一节内容,但也不可否认刀郎更胜一筹的创作。
有人说罗刹国西去二万六千里是华夏,这是没好好读原著;此乃村人祖上传言的大概数,并非指实际距离。所以,刀郎在写了距离后,又点出地名“苟苟营”,再来一句“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华夏的子弟”,就是怕有人浅度解读,说他影射华夏。最经典的是把维特根斯坦牵了进来,指出“苟苟营”的现象是全人类社会的问题,并非指某一国某一圈的问题。如此一来,这歌词也就容易明白了。
有一个叫苟苟营的地方,位于罗刹国之东二万六千里。有一条叫一丘的河,把罗刹国里的排泄物都冲到这里。苟苟营的掌权者叫马户,在这方圆十里有个绰号叫“她”,两只耳朵耷拉到肩膀,长着三个鼻孔,与人说话傲气十足,屁股朝人。终日无事可干,就喜欢蹲在窝子里孵蛋,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样的一个人,人家叫他马户,他不知笑他是一头驴;人家叫他又鸟,他不知讽刺他是一只鸡。唉~戏子总是在人前假装高雅,太监总是以为自己的名气很好听。
从西边的华夏,来了一个叫马骥的小伙子,风流倜傥、美如少女。他是经受台风的肆虐,被迫流落到此地,见识这罗刹国黑白颠倒,美丑异位:驴喜欢听鸡唱歌,于是草鸡就替雄鸡打鸣司晨,半遮半掩的装出一副真情实意。这东西是个二不像,红描翅、黑画皮、绿鸡冠、金镶蹄,可是煤蛋生来就黑,不管咋样洗也是脏东西,她不管怎么打扮,叫马户是驴,叫又鸟是鸡。唉~画堂之上怎么可以让猪狗进来?哪能眼瞎了把鞋拔当作玉如意?
爱的繁体字中有心,但心是有好坏之分,百样的爱心也有千样的害人之心。女与子合为一个“好”字,但并非所有的女子都是好,还有最毒妇人心,如黄蜂尾上针。西欧有个钢铁老板的儿子叫维特根斯坦,他认为马户是驴、又鸟是鸡!但到底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那个驴是鸡,鸡是驴!那个鸡是驴,驴是鸡!唉~搞晕了!那马户又鸟的驴鸡问题,是我们人类根本的哲学问题。
刀郎借用蒲公之文,又超越蒲公之框架:苟苟营远离罗刹国,又属罗刹国,而且两者如同一丘之貉,一边黑白颠倒、以丑为美,一边蝇营狗苟,傲慢偏见。那马户又叫又鸟,似驴如鸡,在华夏人眼中就是二不像的怪物,但在罗刹国却是非常正常的美丽存在。综观人类当今社会,怪诞的不正常已经成为主流,正常人只能多学点哲学去辨别,否则就会陷入美丑的认知的偏执。
这首歌,刀郎很有意思地收集在《山歌寥哉》中。何为“山歌”?华夏民族的地方传统,非主流也!寥者,有寂寞、空旷、稀少和深远之意;哉字则有啊、吗、吧的应用。这样一来,山歌寥哉就有多层意思:我的歌,虽非主流,但也世属稀有啊!我的歌,虽非主流,但具有深远意义!就这非主流的歌,难道是寂寞无聊的呻吟吗……如此细解,可称刀神哉!
——20230830于南岳《我之解读刀郎“罗刹海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