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蒋雯丽我们天上见音乐轻灵追忆祖孙情蚌埠杂谈 |
好看的电影,好听的音乐,尽在CCTV-6电影频道【音乐之声】栏目,7月8日周四中午11:37,本栏目特邀导演蒋雯丽,带我们一起走向幕后,看她如何用音乐追忆难忘祖孙情。
曾经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的实力演员蒋雯丽,首次执掌导筒,拍摄了影片《我们天上见》。本片一经上映就赢得不俗口碑,成功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演而优则导,蒋雯丽在这部自传式导演处女作《我们天上见》中,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讲述了女孩小兰与姥爷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为了真实地再现童年经历,将影片拍摄地选在了自己的老家安徽蚌埠,并且特意为影片设定了清丽婉约的灰蓝色调,让场景蕴含了深远的水墨意境。
身为导演的蒋雯丽,不仅对画面有着独特的构思,对本片的音乐,她也有着自己的定位。通过对大师音乐的聆听,最终蒋雯丽选择来自俄罗斯,旅居法国的作曲家尤金·加尔佩里尼为本片谱写音乐。作曲家为影片谱写了清新淡雅、充满梦幻色彩的配乐,将片中小兰和姥爷之间的感情表达得微妙而传神。
电影开篇,导演运用温馨质朴的画面,带我们回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座南方小城。由于父母远赴新疆支边,女孩小兰便和姥爷相依为命。作曲家从小兰的视角出发,运用钢琴单纯、空灵的颗粒性音色,配合上充满忧郁气质的旋律,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小兰纯真的童年时光。而在描绘小兰的幻想世界时,作曲家则运用小提琴作为整个旋律的支撑,加以充满梦幻气质的色彩性乐器做为点缀,将小兰童年时的幻想勾勒得浪漫而温馨。
在小兰孤单的童年中,口琴吹奏出的《远飞的大雁》,纯净清透,始终萦绕在她的身边,辽阔悠扬的曲调为影片营造了鲜明的时代氛围,同时也展现着小兰内心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
《远飞的大雁》是二十世纪70年代一首广为流行的歌曲,是在藏族民歌的基础上重新填词而成的作品。此处作曲家借用这首歌哀婉忧伤的曲调,配合清新的口琴音色,赋予了小兰内心世界独特的气质。
没有父母陪伴的岁月里,姥爷在小兰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伴随小兰的成长,姥爷也在一天天老去。此时,影片通过巧妙的角色转换,重现了电影开篇真实而细腻的生活场景,片中似曾相识的音乐,也在此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提琴的低沉,将音乐融入了更多厚重的色彩。
导演运用与电影开篇相似的画面和音乐设计,使影片产生了一种巧妙的对比效果。电影开篇的轻盈旋律,此时在小提琴更为舒缓,忧伤的演奏下,将小兰和姥爷的感情刻画得更为深沉。而单簧管和竖琴的细腻融入,更为这份感人的祖孙之情平添了一抹温暖, 用音乐来表达生命的传承。
更多期待,更多精彩,尽在CCTV-6电影频道【音乐之声】栏目,7月8日周四中午11:37, 听蒋雯丽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感受音乐中的融融温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