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秋影(一零一)孤鹤哀鸣沈氏园

(2014-04-27 08:01:20)
标签:

江南秋影

绍兴

沈园

诗境园

问梅槛

分类: 旅痕散记

江南秋影(一零一)孤鹤哀鸣沈氏园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D01EE2207C4FF808081457BF9B7.jpg

 

借词寄愫,似寻梦徘徊,放翁挥笔。钗头凤怨,留下宋砖残壁。安得顿生叹息,忽又见、唐婉泪泣。才愁旧瓦尘飞,却喜新墙重立。

谁忆,姻缘被击,自古有牛郎,鹊桥风急。阴差阳错,别怪恋心无力。今论园中往昔,莫把恨、天天堆积。山阴古道有情,伫望独思心迹。

                                                   ----夏建中【双双燕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816DD1269FF808081458B6CD7.jpg

 

走出鲁迅故里,过马路东行不远就是山人早已心神往之的千古爱情名园沈园。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AF1E71945FF808081458B6CD7.jpg

 

在路边桥头处,坐落在柳荫下有一座陆游与唐婉的塑像,陆游为立体塑像正在引吭高歌,唐婉为金色浮雕,低头细听,荡气回肠,栩栩如生。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7CC44125EFF808081458B6CD7.jpg

 

鲁迅路边有座放翁桥,放翁桥边有个光阴的故事 这是一座很小很普通的桥,拱形,桥两头各有几级台阶,拾级而上则是一个平滑的桥面。台阶上铺着隐隐的青苔,尤可辨出仿造的痕迹。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7B644125DFF808081458B6CD7.jpg

 

看来,这种刻意的古风是为了与对面的沈园保持某种风格上的一致。河岸边枯木扶疏,悄悄地覆盖着半个水面,时尔会有二三乌蓬船从三味书屋那边迤逦而来。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D16660690FF808081457BF9B7.jpg

 

沈园是宋朝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主人姓沈而称之为沈氏园,更因著名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凄惨绝美的爱情故事而成就千古名园。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D3A560692FF808081457BF9B7.jpg

 

石牌坊位于放翁桥与沈园大门之间,横梁中部刻有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1962年游览沈园时题写的沈氏园三个大字。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D01CD0407C3FF808081457BF9B7.jpg

 

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古迹区(诗景园)、东苑(爱情园)、南苑(陆游纪念馆)三大部分组成,有诗境石、问梅槛、伤心桥、孤鹤轩、钗头凤、荷花池、如故亭、双桂堂、六朝井亭(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名胜景点。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DD6C706B4FF808081457BF9B7.jpg

 

景观依据历史面貌或沈园文化内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园三大区内,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鹊桥传情等十景。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D60BC06A8FF808081457BF9B7.jpg

 

进入沈园便可见一块卵形巨石,坐落在石垫之上,上刻“断云”二字。在两个字中间,有一道齿牙交错的裂缝,把石块分成两半,看来像人为切割而成,可能是表示爱情就此断绝矣。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AE5431944FF808081458B6CD7.jpg

 

断云虽历经岁月磨砺,但仍依依不舍,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行走在园里的亭台楼榭之间,透过斑驳着岁月伤痕的影壁,依稀见得当年陆游那消瘦的身影。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D8C7606ACFF808081457BF9B7.jpg

 

在“古迹区”有个园子名曰“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DB9CE06AFFF808081457BF9B7.jpg

 

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如果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B3C72194BFF808081458B6CD7.jpg

 

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DEF1C06B6FF808081457BF9B7.jpg

 

进入沈园大门,第一眼便能看到这块峭然独立的太湖石。石边是有奇花异草。凝视着这块诗境石,感觉如面对万仞高山峭壁,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E070506B8FF808081457BF9B7.jpg

 

石头,在中国园林中备受重视,到了宋代,更是达到了无园不石的地步。 无论是石的表征意义还是自身的审美价值,我们都能从这块诗境石上得到感受。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74A1E124FFF808081458B6CD7.jpg 

问梅槛是一座仿宋建筑,形状古朴, “问梅槛”三字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题写。 “问”是询问探求之意;“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75F771251FF808081458B6CD7.jpg

 

时雨过后,满地落英飘零,湖中残荷败藕,远处浮瓦参差。

世间之事有时难以言喻,一场情殇,却让这座私家园林因此闻名千载。沈园,见证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的爱情悲剧,承载了他们几多离愁别恨,而引得后人寻踪诹访。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773F81255FF808081458B6CD7.jpg

 

花骨遗落梦里寒,千载清秋锁琼台。是谁在长廊里系起串串银铃,在这里把铃声串成千千阙歌?那飘飘忽忽的琳琅之音,是诗人穿越过千年的叹息——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787BD1258FF808081458B6CD7.jpg

 

诗人一生孤寂,他处在南宋末世,仕途不顺,壮志难遂,又加家训威逼与妻子劳燕分飞,后又各自结缡。待到沈园邂逅,已是使君有妇、罗敷有夫——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空嗟叹!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7A0B4125AFF808081458B6CD7.jpg

 

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BCC54195BFF808081458B6CD7.jpg

 

绍兴有“石乡”的美称,在沈园有座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6ED26123FFF808081458B6CD7.jpg

 

走过伤心桥来到的是六朝井亭,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属于六朝的遗物。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6/01459B7394E3088DFF808081459A2DAF.jpg

 

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以这个亭称为“六朝井亭”。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6/01459B73A8AF088FFF808081459A2DAF.jpg

 

站在六朝井亭,透过亭顶可望到天空,亭顶中空首先可以承天露,使雨水落入井。其二,可以承天花,使阳光照入井内。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6/01459B73B1BC0890FF808081459A2DAF.jpg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6/01459B74810A08A3FF808081459A2DAF.jpg

 

其三,由于古人打水是用竹杆往上提的,所以,当井水打上来时,竹杆就会从井亭中间伸出去,非常有趣。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647FD1230FF808081458B6CD7.jpg

 

沈园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鹤轩”为中心,这三个字是由著名画家谢稚柳和金石学家康殷所分别题写的。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6/01459B73CA980894FF808081459A2DAF.jpg

谢稚柳题写孤鹤轩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6/01459B73C4290892FF808081459A2DAF.jpg

 

“孤鹤轩”又称孤鹤哀鸣处,可能是陆游痛失伴侣,仕途坎坷的自喻吧。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B6B0A1951FF808081458B6CD7.jpg

 

轩内现存“亭池遗址”。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9675661234FF808081458B6CD7.jpg

 

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弟”,出生后不久,北宋便灭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从小经历了一段逃难生涯。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B57EC194FFF808081458B6CD7.jpg

 

陆游12岁的时候就能诗文,国家垂危的现实,使他20岁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22岁那年,到临安参加乡士考试,因为当时名列奸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记国耻,主张北征,收复失地,受到了秦桧的忌恨,竟在复试时把陆游的名字给除掉了。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6/01459B73BBB40891FF808081459A2DAF.jpg

 

直到秦桧死后,他才被录用。但因为他力主抗战,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命运坎坷不平,几次罢职回快乡。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B75F51952FF808081458B6CD7.jpg

 

由于在朝庭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一些人排次,在晚年过着闭支野般的生活,并在82岁时写有《城南》诗一首,在诗中,诗人以”孤鹤“自喻,所以,就把这处建筑取名为”孤鹤轩“,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3/01458CFB81E41953FF808081458B6CD7.jpg

 

在轩中还有一幅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由萧挺撰文,钱君匋手书。其中的宫墙柳和细送黄昏分别取自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的一句词。下面的这块石头也是一块太湖石,1985年考古发掘得,经考证是明朝的遗物。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4-20/01457CFE2FC806BEFF808081457BF9B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