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行缘(四一)----有容德大翊坤宫

(2010-12-22 10:35:59)
标签:

郑贵妃

翊坤宫

体和殿

储秀宫

敦肃皇贵妃

历史

旅游

人文

杂谈

分类: 旅痕散记

论语行缘(四一)

    ----有容德大翊坤宫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D041805091FF8080812CE67AFC.jpg

 

走出长春宫回到西一长街,再沿永巷北走,进入广生右门,翊坤宫的宫门便出现在眼前。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928A65009FF8080812CE67AFC_m.jpg

 

翊坤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也是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始称万安宫,嘉靖时改称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并沿用明朝旧称。

翊坤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D31DE650CCFF8080812CE67AFC.jpg

 

翊坤宫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门为万字锦底、五蝠捧寿裙板隔扇门,窗为步步锦支摘窗,饰万字团寿纹。明间正中设地平宝座、屏风、香几、宫扇,上悬慈禧御笔“有容德大”匾。

东侧用花梨木透雕喜鹊登梅落地罩,西侧用花梨木透雕藤萝松缠枝落地罩,将正间与东、西次间隔开,东西次间与梢间用隔扇相隔。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A8A53501FFF8080812CE67AFC.jpg

 

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20/012CFF740F065349FF8080812CFB14BC_m.jpg

 

逊帝溥仪时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设秋千,现秋千架尚在。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后殿体和殿,清晚期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时,将其改为穿堂殿。面阔5间,前后开门,后檐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亦有东西配殿,前东南有井亭一座。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D15BF5057FF8080812CE67AFC.jpg

 

清代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寿辰时移居储秀宫,曾在此接受朝贺。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2B565521EFF8080812CE67AFC.jpg

 

诡计多端郑贵妃

翊坤宫曾叫万安宫,明代在这里居住过的最著名人物是万历皇帝的宠妃郑氏。

郑氏(1565~1630),明神宗朱翊钧贵妃,北京大兴人。她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女强人,野心勃勃,为达到总揽大权的目的不择手段,诡计多端。她搅得朝廷内外不得安宁,腐败堕落,人心涣散;她搅得万历江山危在旦夕,致使万历一朝宫廷斗争波澜起伏,成为明末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可谓是活跃于万历一朝的风流人物。

郑氏万历初年入宫,先册封为嫔,随着日益受宠后晋封贵妃。万历十四年,生皇三子福恭王朱常洵,晋为皇贵妃。当时神宗未立太子,朝臣怀疑贵妃想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争言立储,章奏累数千百,皆指斥宫闱,攻击执政。神宗概置不问,由是门户之祸大起。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4/012CE539BAAC497DFF8080812CE1552C_m.jpg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4/012CE539BF9C4981FF8080812CE1552C_m.jpg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4/012CE53D629449FAFF8080812CE1552C_m.jpg

 

郑氏初入宫时位在淑嫔,她容貌艳丽,机智聪敏,爱读书、有谋略,更善于逢迎,因此甚得神宗宠爱。晋为贵妃后,地位甚至跃居已生有皇长子的王恭妃之上。由于郑贵妃对神宗十分关心,鼓励他亲政,被神宗视为相见恨晚的知音。

郑嫔一入宫即受神宗宠幸册封为贵妃,位于皇后之下、诸嫔妃之上,于礼有违。这是早已习惯封建正统礼法的朝廷百官们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为此闹得举国上下议论纷纷,奏章更是像雪片一样往京城宫中铺天盖地袭来,搞得神宗十分气恼,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此时郑贵妃却从旁说了句:何不把这些奏章一概留中,看看这些乡巴佬还能怎样?神宗一听转忧为喜,便采纳了郑贵妃的建议。就这样,时间一长,果然奏章上的越来越少,渐渐地居然平息了下去,很少有人再提起这桩事了。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4/012CE539BBAE497EFF8080812CE1552C.jpg

 

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在名分上高出皇长子母亲恭妃两级。郑贵妃在宫中地位更加稳固,其野心和私欲也就逐渐膨胀起来。在封建宫廷中,一个女子的最高愿望无非是当上皇后光宗耀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郑贵妃时常鼓动神宗立其子为太子。

万历由于宠爱郑贵妃而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这是许多朝代中许多皇帝的常见作法。但万历多年不理政务,立储问题就成为那一时期最大的政事。大臣们极力维护正统观念,激烈反对立幼不立长的作法。一场储位之争长达数十年,弄得万历帝身心疲惫,不得已而向朝臣妥协。

神宗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并于第二年给他完了婚。至此,前后闹腾了十几年之久的立太子风波才算告一段落,郑贵妃在这一重大回合中终于惨败了下来。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4/012CE5635AF54D8FFF8080812CE1552C.jpg

 

郑贵妃手段用尽,幻想破灭,绝望之余,她要铤而走险。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李太后去世,郑贵妃决定采取非常手段放手一搏,这就是万历年间发生的明宫三大案。

一、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傍晚,指使心腹宦官庞保、刘成雇蓟州张差持枣木棍闯进皇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欲谋害太子。

二、“红丸”案。郑贵妃选出八名姿色美女送给皇太子,让太子整日耽于酒色之中,年纪尚不足四十,却早已垮了身子。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光宗朱常洛登上皇位仅30天就病入膏肓、卧床不起。因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的一颗红丸仙丹,睡到次日凌晨,竟然再也没有起来。

三、“移宫”案。光宗死后,郑贵妃企图当太后垂帘听政。她一面把皇太子隔离不让与群臣见面,一面又唆使光宗爱妃李选侍不要搬出乾清宫,以便继续向朝臣发号施令。

但朝中群臣从宫内秘密接出太子在文华殿即位熹宗皇帝,又簇拥着新帝逼李选侍离开乾清宫。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D0427A5092FF8080812CE67AFC.jpg

 

崇祯三年(1630年)七月,这位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连做梦都想做皇后的女人,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结束了颇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谥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

就是这样一个阴险、毒辣的贵妃,把大明江山搅得天昏地暗,竟与大明一朝相始终,遗祸之深为历代罕匹;而她本人却屡次有惊无险,竟安然地度过了余生,这种结局也算是“一奇”了。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D0436C5093FF8080812CE67AFC.jpg

 

崇祯宠剑袁贵妃

在明代崇祯一朝,周后和田贵妃地位最尊崇,其次就是居住在翊坤宫的最后一位妃子袁贵妃。袁贵妃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在周皇后面前能够退避谦让,因而在后宫微妙的关系中左右逢源。

崇祯元年袁妃被封为袁淑妃,后晋为贵妃。她只生了一个女儿,深宫幽寂,闲来无事,有时与宫女一起制作蜡花让宫女们冬天插戴,有时自己设计服装,穿起来显得静谧又飘逸,月下漫步,颇得皇帝称赏。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4/012CE57097DA4EE8FF8080812CE1552C_m.jpg

 

一次崇祯在瀛台与袁贵妃下棋前暗自祈祷:如一枝香之内赢棋,则预示官军在陕西、湖广等地跟李自成、张献忠的战事传来捷报。但袁贵妃步步为营,让崇祯难以招架。眼看香将燃尽,崇祯难扭颓局,袁贵妃突然两次出现破绽,使崇祯反败为胜。周皇后赞曰:“袁妃也够聪明。”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23E4B521BFF8080812CE67AFC.jpg

 

李自成逼近宫城,大限将至,崇祯与周后痛饮数杯,黯然诀别。周后自缢,崇祯剑断长公主左臂后,拖剑到翊坤宫监督袁贵妃自缢。体胖的袁贵妃命不该绝,竟把绳子坠断落地,崇祯连刺三剑,都只击中她的肩膀,终于手软,转身去杀其余召幸过的宫眷。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4/012CE576B4464F71FF8080812CE1552C.jpg

 

李自成踏平北京,袁贵妃倒还幸运存活。入清后,清廷拨给住所终生赡养。

袁贵妃十七年的后宫生涯,有过多少旁人艳羡的礼遇宠幸,她自始至终亲历了崇祯一朝的荣辱兴亡,陪伴崇祯从少年走到末路,经历了玉碎宫倾时的血光之灾。

明代皇帝的未亡人,如今在八旗子弟耀武扬威的同一座北京城里,不过是会说话的前朝文物。紫禁城中隐约飘来的钟磬笙歌,是旁人的喜乐,跟她不再相干,她唯有在清冷、萧然中走向寂灭。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0D6F6520EFF8080812CE67AFC.jpg

 

雍正指桑斥宜妃

康熙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之女。圣祖甚爱之,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宜嫔,康熙二十年晋宜妃后曾长住翊坤宫。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09-14/012B106263B853F8FF8080812B0CB425.jpg 

 

宜妃在康熙十八年生皇五子恒温亲王允祺,二十二年生皇九子贝子允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允禌。雍正十一年癸丑八月二十五日病逝,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景陵妃园寝。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742F55250FF8080812CE67AFC.jpg

 

康熙驾崩时宜妃正生病,坐软轿到灵前哭祭竟走到了皇太后的前面。雍正大怒,痛斥宜妃的太监。实际雍正是冲着宜妃深责太监的。宜妃平日甚傲,皇九子允禟又是雍正的政敌,故此雍正帝借此事给宜妃以难堪。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53DED5235FF8080812CE67AFC.jpg

 

宜妃所生皇五子允祺于康熙三十五年封贝勒,征噶尔丹时,允祺率正黄旗大营出征;四十八年封为恒亲王;雍正十年闺五月十九日薨,年五十四,谥曰“温”。

皇九子允禟,康熙四十八年26岁时封为贝子。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53C235233FF8080812CE67AFC.jpg

 

胤禟与八阿哥允禩结为党援,纵属下肆行无忌。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命亲信年羹尧严加监视。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封爵,撤佐领,即于西宁软禁。雍正四年正月,以“僭妄非礼”革去黄带子,除宗籍,逮还京师。八月,定罪状28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令改名塞思黑(满语猪)。同年,胤禟“腹疾卒于幽所”,享年四十三岁。外界对允禟死状不明,故流言四起。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53CE45234FF8080812CE67AFC.jpg

 

皇十一子允禌于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亡,年仅十二岁  

雍正帝胤禛即位后,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EDBF35079FF8080812CE67AFC.jpg

 

胤禛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一等公、湖广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年羹尧的妹妹,是康熙末雍正初最受宠的妃子。康熙年间嫁入雍亲王府,为侧福晋。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D587E18140CFF8080812CEBA493_m.jpg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D62898B1502FF8080812CEBA493_m.jpg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三月十二日生皇四女,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十月九日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五月十日生皇九子福沛。从她首次生育直至她逝世的十一年间,雍正帝的子女无旁出。

雍正帝登位,册为贵妃。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重,晋封为皇贵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于翊坤宫,谥号敦肃皇贵妃。

年贵妃一生命运坎坷,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夭折了,而且死后仅仅一个月,年羮尧就被降罪。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D2692A20DE9FF8080812CEBA493.jpg

 

光绪违心选后妃

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冬,慈禧太后为次年举行的光绪大婚做准备。清帝的后妃都是从满清大臣的适龄女儿中推选出来的,大婚前,从被推荐的数名候选者中选定一位皇后、两位妃子。由于慈禧太后当时居住在翊坤宫,选后仪式便在储秀宫和翊坤官之间的体和殿举行。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5/012CE7C7FAF90879FF8080812CE67AFC.jpg

 

体和殿内,慈禧太后坐在正中宝座之上,光绪皇帝侍立一旁,荣寿固伦公主和数位王公的福晋及命妇侍立在太后座后。荣寿公主是恭亲王奕诉的女儿,也是慈禧的养女,多年侍从在慈禧身边。备选的五名少女被太监引领入内,依次排列。站在最前面的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二十一岁的那拉氏;其次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站在最后的是礼部侍朗长叙的两个女儿。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5/012CE7C49EE107FBFF8080812CE67AFC_m.jpg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5/012CE7C678B30834FF8080812CE67AFC_m.jpg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5/012CE7C7F9C20876FF8080812CE67AFC_m.jpg

 

慈禧的座前摆放一个长桌,桌上置一支镶玉如意,两对红绣花荷包作为定选信物。选定为皇后者,将赠与如意,选中为贵妃者,将赠与荷包。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D27CF180DFAFF8080812CEBA493_m.jpg

 

慈禧将如意递给光绪,指着候选女子说:"皇帝,谁可中选,你自己定,合意的就授她如意。"光绪于是走到德磬长女面前,要将如意亲授给她。忽听慈禧大声喊道:"皇帝!"光绪回身楞住,慈禧暗示他将如意授给最前面的那拉氏。光绪一时不懂太后用意,继而明白过来,不情愿地将如意递给了太后的侄女、即未来的隆裕皇后。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D2694300DECFF8080812CEBA493_m.jpg

 

慈禧料知德馨之女如再选为妃,定会夺隆裕之宠。于是示意荣寿公主将荷包递给站在最后的长叙两女,她们便是后来的瑾妃和珍妃。光绪的一后、二妃就这样选定了。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D2383C50BBFF8080812CE67AFC.jpg

 

体和殿是在储秀门和翊坤宫后殿拆除后的旧址上建成的,将储秀宫、体和殿和翊坤宫打通,使三座宫殿连成一体,专为西太后所用。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D17EA5059FF8080812CE67AFC.jpg

 

殿为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5间,前后开门。东2间相连,慈禧太后居住储秀宫时曾在此进膳。中间为过道,可出入。西次间亦连通,为饭后饮茶休息室。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D16BE5058FF8080812CE67AFC.jpg

 

殿之东西耳房各有1间辟为通道,可连通翊坤、储秀两宫。殿前有东西配殿,东南有井亭1座。后檐出廊,东西两侧接游廊,北转与储秀宫东西配殿相连。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D0CBD7509EFF8080812CE67AFC.jpg

 

体和殿内悬慈禧御题“体一苞元”匾,意思是天必须有元气。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ED8BA5076FF8080812CE67AFC.jpg

 

翊坤殿匾额:履禄绥厚,源于《诗经》。《诗经小雅鸳鸯》中有:“福禄绥之”,《诗经周南樛木》中有:“福履绥之”。 “履”通“禄”,“绥”是安抚的意思。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ED9D85077FF8080812CE67AFC.jpg

 

翊坤宫宫门入口处爬满绿萝的枯树,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焕发着青春。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C926FE5005FF8080812CE67AFC.jpg

 

乾隆题翊坤宫:

宝琴瑶瑟,蟠桃千岁果;琪花芝草,温树四时春。

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

松牖乐春长,既安且吉;兰陔宜昼永,曰寿而康。兰陔:喻养父母。

彩云宝树琼田绕;仙露琪花碧间香。

 

http://www.yododo.com/files/photo/2010-12-16/012CEAF1CBD95219FF8080812CE67AFC.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