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2024-01-20 10:25: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随感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李二曲(1627——1705),李颙(yong),周至二曲人。自小家贫,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以及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西安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以博学鸿词徵召,以绝食坚拒得免。为学主兼采朱()、陆(九渊)两派,主张兼取其长。重视实学,提倡"明体适用"。同顾炎武反复辩论"体用"问题,提出"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的见解,将"格物致知"""扩充到"礼乐兵刑、赋役农屯",以至"泰西水法"等实用学问。力主自由讲学,与清廷钳制思想政策对立。所著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李颙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思想家,他一生读书、教书、著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地强调一个""字,注重实修。他说,所谓实修,就是要能"悔过自新",提高自身修养的自觉性。他认为古人讲修养的道理很多,都不如"悔过自新"这四个字目的明确。他说:"悔过自新"的目的,是为了叫人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因为,人们的通病,就是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廉耻之心丧尽。因此他说,人们再也不能空谈了,而要注意"悔过自新",培养羞恶之心,懂得什么叫廉耻。一个人只有具有廉耻之心,他的心才是真心,人才是真正的人,学才是真正的学。

李颙不仅十分重视实修,而且非常重视实学,实用。他说,一个人不仅要读有利于身心修养方面的书,而且要读对实际工作、对治国平天下有用的书。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这两方面的书都读通了,才能做到有德有才,德才兼备。

李颙还认为,读书不要有门户之见,即使是异学之言,只要它有益于人的身心修养,也不妨采用。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天地之间的道理,有前面的圣人没有讲过的,后面的圣人却说出来了;有儒家学者没有说过的,而那些非儒家的学者却偶尔说出来了。我们不要因人废言,只要其言有益,就该接受,而不应排斥。

李颙不仅反对学术上的门户之见,而且反对真理只能由圣人垄断,凡人不能有所发现的传统观点。他说:天地之间的道理,有前面的圣人没有发现而后面的圣人却发现了的;有贤人没有发现而普通人却发现了的,不要以为出身贫贱的人就不能发现真理。他曾举出许多出身微贱的古人和明代学人为例,说明只要肯用心钻研,不论是圣贤还是平凡人,在学问上都可以有所成就。今天看来,李颙这样提倡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真理,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李颙不仅主张要读有用之书,而且主张学以致用,注重实行。他曾经说:走路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要踩空了步子,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空谈理论,而轻视实行,那就像走路踩空了步子一样,难免是要摔跤的。这种重实行不尚空谈的作风,正是李颙实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农民闲散的爱好就是打麻将                               
周至二曲镇谈李二曲
回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