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只有听从表哥张先生的指挥。只见他手机联系村长,又通过村长找其他人,又在村道跑来跑去。实在不知道也不理解他在干什么?谁能想得到一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碑,竟然能隐藏在乡村中间?
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汉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
晋皇室于洛阳城南辟雍所立的大碑。咸宁四年(278)立。1931年春于河南偃师县东大郊村北的汉晋辟雍遗址出土,该地在洛阳汉魏故城南郊开阳门外御道东侧,现该碑仍存原处。碑文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和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视察等事,故称辟雍碑。该碑是中国现存晋碑中最大最完好的一座。辟雍碑为一整块石料刻成,插置于覆斗形碑座上,通高3.22米,宽1.1米,厚约0.3米。碑首约占全碑的三分之一,两侧刻有蟠龙,正面碑额上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分4行,为魏晋的八分体隶书。其下刻小字碑文,共30行,计1500余字。碑阴分10排依次第刻写了学官博士、礼生弟子等人的职别、籍贯、姓名,共400余人。他们来自西晋王朝疆域的
15
个州,70
多个县。这些题名补充了史载的缺失,反映了当时太学生的分布状况。
见过此碑的拓片,想不到在这里见到原碑
这是个小甬道,没有熟人根本找不到

远远看见碑房
辟雍碑在铁栏后面,不许靠近。

碑太大,我先拍碑头,后拍碑身,然后合成。

在网上找原碑拓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