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遗址位于陕西泾阳县,距离西安仅25公里。多年来无数次经过这里,但就和秦直道一样,从来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没有什么可看的。直到最近看到朋友发的几帧照片,那岭峻谷深、古木寒潭、飞瀑流泉、栈道明灭,令人神往。恰好老伴闺蜜也没有去过,于是一拍即合,才决定这次自驾行。参观过后,老伴和闺蜜高兴地说,想不到陕西居然还有这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不虚此行。
郑国渠有四个景点,各有特色,分别介绍。
郑国渠是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专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按照《史记》记载,郑国渠流经陕西省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等县,绵延300余里,相当于124公里,灌田4万余顷(4万秦顷合现代2.8万顷,即280万亩)。对于这样一个就在规模也很巨大的水利工程,《史记》记载得却非常简单:一个是来自他乡的工匠,一个是即将称霸于天下的大国。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掩藏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秦国要实现统一六国称霸天下的目的,就要首先灭掉韩国。韩国所处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到黄河下游地区去进军中原腹地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49年,秦国夺取了韩国都城新郑的重镇成皋、荥阳,韩国此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了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这个人拥有的武器只有一张嘴,他要执行的任务就是说服秦国兴修水利,这个人就叫郑国。在韩国看来,大规模兴修水利,让秦国一时间人力财力都被占用、消耗,是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不料这项工程的完成使得秦国更加强盛,疲秦之计成了强秦之策。十多年后秦国首先灭掉韩国。
(黑字搜自网络)
景点快到了
郑国雕塑

介绍

孔雀湾
介绍
石壁左右有两个幽深的石洞

石壁上篆书“龙翔凤翥”
留影

柳毅传书的传说就是发生在泾河的故事

俯瞰孔雀湾
俯瞰孔雀湾

孔雀湾广场

下行到谷底

泄洪水道

孔雀湾

这路不好走

大蟾蜍口衔铜钱

留影

阶梯道路

在广场等候景交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