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秦桧书法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畅谈 |
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北宋权相、书法家,
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又官至太师,先后4次任相,共达17年之久。其在任期间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使民生凋敝,苦不堪言。宋钦宗即位后,其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有少数人认为“蔡”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蔡京工书法,初与弟弟蔡卞学蔡襄书法,中进士官授钱塘县尉时因神宗喜爱徐浩书法,当时士大夫纷纷学之,蔡京也与被贬在钱塘的苏轼一同学习徐浩书法,后学沈传师、欧阳询,又改学“二王”,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其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元陶家仪《书史会要》曾引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甚能反映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秦桧字体尚工,据说仿宋体就是秦桧所创。秦桧书写齐整工稳,擅长篆体。秦桧书迹仅有拓本《都骑已临帖》和《别纸勤恳帖》存世。《别纸勤恳帖》为行楷书,共计十行。其字形笔意多受黄庭坚影响,用笔舒展,结构峻拔右上角,暗合了黄字笔画的以欹侧取势。但秦桧此帖字似又少了黄字的中宫敛结、四周发散的“辐射式”结构,比起黄字来,其中宫更加宽疏,因而显得温和大度、儒雅温文。《都骑已临帖》为行书,六行。此帖字形字意多有米书之意,尤其是欹侧之势,尤为相似。另一方面,秦桧此帖又多了些许苏轼行楷的萧散与沉着。
秦桧虽是佞臣 ,却诗文天下,颇擅笔翰,陶宗仪云:“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有书辑入《风墅帖》。因为秦桧是千古罪人,因此他本人书法上的成就就被黯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