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消失的行当(三)启刀磨剪子、修理雨伞

(2014-12-09 15:05:0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畅谈

那些消失的行当(三)启刀磨剪子、修理雨伞               启刀磨剪子

          在文革样板戏《红灯记》中,有一装扮成磨刀匠的我地下交通员,肩扛木凳,上场就吆喝 :"磨剪子来戗菜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行当在陕西叫”启刀磨剪子“,启者,开也!启刀,开刃也!

       磨刀匠所用工具并不多:固定着磨刀石、砂轮的长凳,罐头盒做的盛水小铁桶,锤子,启子。

       以前的菜刀多为夹钢刀,刀体是铁的,刀刃是钢的。新买来的刀剪没有开刃,或者旧刀剪已经不锋利,要重新启刃和打磨,这就需要磨刀匠再次启刃。

      

 

        磨刀匠干活全凭手中那把启子,启子为好钢制成,刃口硬度极大,能轻易地把刀剑刮掉薄薄的一层。磨刀匠一般只刮掉刀剪两面刀口部分,然后,再用磨刀石把刮过的刀口部分磨光,找来一节破布试一试,这活就算完工了。经过启磨过的刀剪非常锋利,就同新买来的一样。现在在城市磨刀还能见到,但是,启刀已经见不到了。               

那些消失的行当(三)启刀磨剪子、修理雨伞                  磨刀匠在用启子干活


那些消失的行当(三)启刀磨剪子、修理雨伞
那些消失的行当(三)启刀磨剪子、修理雨伞

 

 

                      修理雨伞

 

 

           雨伞,《古今事物考》(明 . 王三聘)认为在周朝已经有了,东汉《通俗文》就有 “傘”(本做“繖“,《魏书》中出现”傘“)。明朝规定,”五品以上用红油绢,六品以下,用红油纸“。

        几千年来,伞杆和伞骨都是竹子做成,用线串接,伞面为纸面,涂抹桐油,用以隔雨水。上面一图就是制伞匠在给做好的纸伞涂抹桐油。

       油纸伞有缺点,伞骨用久了,很容易脱线。新伞长期放置没有用,桐油粘性大,伞纸会粘连。价值油纸比较脆,也容那些消失的行当(三)启刀磨剪子、修理雨伞易破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布面,

但是,布面隔水效果并不好,涂抹桐油容

易变脆,粘连。所以几千年修理雨伞一直

就是普遍稳定的行当。有图为修伞匠用线

串接伞骨。直到现代钢丝伞骨和尼龙布的

出现,雨伞成本大幅下降使得修伞匠这一

行当逐渐趋于消亡。

                
                                     
                             




                                                                                       

那些消失的行当(三)启刀磨剪子、修理雨伞
 
磨剪子来戗菜刀
儿时大街小巷叫
如今偶尔听喇叭
涨价十元一把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