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第一次到过明长陵,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几十根巨大的金丝楠木。据讲解员介绍,当时楠木要从东北等地的深山运来,其艰难可想而知。巨木一根要有成百上千吨,当时没有机械,移动全靠人力。首先要整修道路,然后在冬季寒冷时节用水浇泼路面使之冻冰,平滑的冰面上以利用人力移动巨木,当年运不来只有等待来年。封建君王荒淫无度,生前极尽奢华鱼肉百姓死后还要如此折腾老百姓,那王朝能不灭亡吗?
明长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距北京故宫五十公里。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四面环山,绿树丛丛。明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1413年)完工,历时四年。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
陵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建筑在汉白玉雕刻成的三层台上。殿外金砖铺地。殿面阔九间(66.56米),进深五间(29.12米),象征着皇帝“九五”之位。所有木件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古色古香。一米多直径,十几米高的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达到1.124米,为世间罕见佳木。殿中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永乐皇帝铜像,形象逼真,做工精湛考究,此造像是巨上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此外陈列着明陵地宫出土文物数百件。
(文字搜自网络)

长陵大门

棱恩门
介绍

棱恩门
神帛炉

棱恩殿

殿前古树森森

祭祀表演的乐器

祭祀活动介绍
殿前御道

介绍